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洒热血写忠诚

济宁晚报 2015-09-18 07:16 大字

——追记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牺牲的济宁籍消防战士郭俊瑶
■本报记者张彦彦

倘若知道那是姐弟俩通的最后一次电话,姐姐郭俊艳一定会满足弟弟的那个愿望……

8月9日晚上,出事前的那个周日,郭俊瑶像往常一样给姐姐郭俊艳打电话报平安:“姐,两年没回家了,照几张爸妈、家里和家门口的照片发给我吧,参军走的时候家门口还没修路,现在修好了,我想看看变化。”“我想着他还有一个多月就退伍了,就没给他照,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啊。”郭俊艳沙哑的声音中,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最美的逆行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也没有人刻意想成为英雄。面对火灾,消防战士总是教别人往外跑,自己却逆行往里进,即使前方是一条不归路。

2013年秋天,穿上军装带上军衔那天,郭俊瑶感到从未有过的神圣,他举起右手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

两年后,火线英雄用生命践行了这铿锵的誓言。

今年8月12日22时50分,接到火灾事故报警后,郭俊瑶所在的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三大街中队快速赶往现场。作为第一时间到场的战斗员,抵达现场后,郭俊瑶迅速下车、按照指令铺设水带供水,并承担起清理道路的任务,为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扫清障碍。这样的动作,他们已经很熟练了。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有些不对劲。“火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了。”郭俊瑶从对讲机中听到了队长急切的声音:“情况不对,大家先撤出来。”

然而不到一分钟,他们还没来得及撤离,爆炸就发生了。郭俊瑶和他的战友瞬间被火舌与冲击波吞没。

增援官兵在高温、浓烟和有毒气味的恶劣环境下苦苦寻找,终于在一辆烧焦的汽车旁边找到了郭俊瑶。此时的他意识已经模糊,但嘴里却一直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战友们就在附近,快去救人!”

现场官兵一边哭喊着让他坚持,一边急忙将他送至医院,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郭俊瑶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据郭俊瑶的指导员回忆,郭俊瑶在接受抢救时曾经短暂地醒来,醒后他第一句话就是问身边的护士:“火灭了吗?战友们都出来了吗?”在整个抢救过程中,郭俊瑶始终没有流泪,只是在临终的时候,才流下了眼泪,并轻声说了句:“想家了……”

生死之间,一步之遥,他所挂念的是他的战友和人民的安危。“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19岁的郭俊瑶,用年轻的生命对这句话进行了令人心痛的诠释。

“当最好的兵”

2013年,90后的郭俊瑶怀揣着从小的军营梦,初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从军。胸怀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理想,他放弃了温暖的家庭怀抱,不远千里从山东来到天津,当了一名普通的消防兵。

郭家一共有两个孩子,姐姐郭俊艳比郭俊瑶大八岁。家庭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一家四口和睦温馨,生活十分幸福。在父母和姐姐眼中,郭俊瑶无疑是家里的“宠儿”,他为什么没有走别的路,而独独选择了从军来报效国家和人民?“郭俊瑶跟其他人有所不同,他说自己入伍的最直接动力来自于军人的光荣和责任。因此,初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向往着军营生活,最后终于如愿。”了解他的朋友说。

入伍后,郭俊瑶十分珍视军营生活,强壮的身体、过硬的素质,使他比身边的新战友更快地融入到部队高强度的体能和军事训练中。这没有成为他骄傲的资本,反而成为他勤学苦练的基础,在战友的回忆中,郭俊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兵就要当排头兵。”郭俊瑶表现优秀,很快就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他不爱照相,入伍后的照片一张都没往家里寄过。”姐姐郭俊艳遗憾地说。郭俊瑶参军的时候才17岁,如今家里只有一些他小时候的照片。其实不仅不喜欢照相,郭俊瑶也很少说他在部队的生活。在电话中,每次妈妈都问他累不累,郭俊瑶总说:“累是累点,没事!”在姐姐郭俊艳的手里有一封信,是今年春节的时候因为没能回家探望,郭俊瑶写给家里人的信。在信中,郭俊瑶告诉家里人他“吃得好,睡得好”,还跟家人说了刚出警时的一些见闻。

在消防队员的分工中,水枪手无疑与火魔最为接近。能成为一名水枪手极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水平,还需要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心里素质。经过不懈努力,郭俊瑶成为了一名水枪手,战斗在最前线。无论是灭火救援还是抢险救灾,他都冲锋一线、顽强拼搏,他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中队官兵的一致认可,很快便被评为“优秀士兵。”

为了考验郭俊瑶,中队指导员曾经告诉他,消防部队的工作不仅辛苦,还有生命危险,问他怕不怕牺牲。郭俊瑶的回答非常坚决:“我不怕,作为青年就应该为社会作贡献。”“当时他说过,他在看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时,总是能看到消防队员的身影。战士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让他十分钦佩,有朝一日,当祖国需要他,他也一定会奋不顾身。”父亲郭凤喜眼含热泪回忆道,“俊瑶是好样的,没给咱家乡丢人!”“用生命捍卫着阵地,用生命在护卫着后方的战友。”郭俊瑶的战友们这样缅怀他。浓浓的战友情,也许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懂得。

英雄,一路走好

“他原本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复员回家了,报告都交上去了。”8月17日上午,谈及侄子郭俊瑶,邹城市钢山街道汪庄村的郭凤秋长叹了一口气。

如果没有爆炸,一个多月后郭俊瑶将与无数同龄人一道,加入“大众创业”的大潮之中;他将手捧着鲜花,高高兴兴地参加姐姐的婚礼;他将承欢在年迈的父母膝下,以尽孝道;他也将有喜爱的姑娘,有幸福的家庭,有辉煌的事业……可是,这一切都没来得及。

8月31日上午12点50分,等候在京沪高铁曲阜东站的人群安静地望向出站口,有些人早已泪流满面。这是一次悲伤的接站,虽然等到了亲人“回家”,却生死相离、阴阳相隔。

万人相迎,英雄回到了阔别两年的邹城老家。郭俊艳抱着弟弟的遗像从出站口慢慢走出。从15日见到弟弟遗体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家人每天都以泪洗面,年近六旬的父母深受打击,母亲更是卧床不起。“回家了!”姐姐轻声对弟弟说。“接烈士回家”、“英雄永垂不朽”……高铁站出站口挂满了迎接烈士回家的条幅,周围站满了市民,有些人是自发组织特意来接英雄回家;有些只是偶然经过,看到了这悲痛的一幕,忍不住驻足停留。

悲伤的郭俊艳不时看着弟弟郭俊瑶的照片发呆,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下来。郭俊艳今年28岁,婚期已定。郭俊瑶早早和姐姐约定好,一定要等他回家送姐姐出嫁,而他却食言了……

安葬日,前来悼念英雄的人站满了殡仪中心的院子,郭俊瑶的亲属和乡亲、曾经就读学校的师生、生前好友等社会各界人士都赶到悼念大厅,送英雄最后一程。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宣读了烈士批准文件并介绍郭俊瑶生平事迹,在说到救火现场的情况时几度哽咽,情绪难平。

在邹城市烈士陵园,送别英雄的人群一路跟随灵车,手拿白菊,神情悲恸。没有过多的语言,所有的人只是安静地走着,为这位年轻的烈士送行。“弟弟,这是你的新家”,郭俊艳撕心裂肺的哭声倾泄着内心的悲恸。带着所有人的缅怀和思念,逆火英雄在千人的悲痛哭泣声中永远地安睡了……

郭俊瑶用他短暂的青春、高尚的追求与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荆棘之歌”。郭俊瑶,这个令人怀念的名字,也至此成为鲜血铸就的军魂丰碑上醒目的字符。英雄,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火灾。

新闻推荐

“孔孟之乡”再涌创业潮

——济宁市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纪实■本报通讯员郭召利张慧慧李金山年内完成发放贷款6亿元、扶持创业1万人,完成技能培训6.3万人...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甘洒热血写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