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兴农”筑梦“生态王鲁” 王鲁镇

济宁日报 2020-06-18 07:10 大字

啤酒、烤串、湖鲜,但要说最让人垂涎欲滴的,还得是颜色透亮、个头饱满的生态龙虾。蒜香、麻辣、十三香……各种口味让人食指大动,位于王鲁镇的鱼稼里广场也成为了济宁乃至周边县市食客老饕们的“龙虾广场”“消夏圣地”。围绕鱼稼里广场,王鲁镇深度挖掘生态龙虾价值内涵,辐射带动本土优质农产品牌矩阵。加速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生态王鲁、宜居乡村,探索“稻梦水韵”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建设,引领鱼台绿色崛起。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下,王鲁镇正破难而进、趁势而上,产业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与潜力。

有机水稻种植

本报记者武旭本报通讯员屈扬

“生态龙虾”强势崛起

“品牌农业”方兴未艾

王鲁镇有微山湖内2万余亩的水域面积,独特的气候、水质条件和生态养殖模式铸造了“鱼台生态龙虾”的优良品质。全镇藕虾、稻虾共作面积5000余亩。与武汉合缘生物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龙虾苗种繁育基地,不断完善苗种繁育体系。大力扶持龙虾加工企业的发展,延伸小龙虾产业链。在此基础上,王鲁镇深度挖掘生态龙虾价值内涵,助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辐射带动藕虾、稻虾共作园强势建设发展。以“鱼稼里”广场为核心,在流转周边5000余亩土地,发展孟楼藕虾共作区,史楼、张庙龙虾繁育养殖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流转2000余亩土地专用于稻藕虾种植,扩大稻(藕)虾共作规模。在如今的王鲁镇龙虾产业布局中,龙头企业技术为先、高举高打,进一步叫响“生态龙虾”品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整合村级人才、资金、土地资源,“生态龙虾”一跃成为“致富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鱼台县裕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1200亩养殖基地内,龙虾住进“稻藕虾生态养殖小区”,实现“外封闭、内循环”的尾水“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自持能力的微生态系统。目前,公司与多家大型餐饮集团建立了订单生产的模式,基地内出产的生态龙虾通过冷链运输直接供应饭店的餐桌,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直通模式,

在孟楼村,借助“生态龙虾”产业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村“两委”牵头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莲藕种植、龙虾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出莲藕、毛木耳、绿色稻米、蒲编等多种业态,并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拓宽本地特色产品销路,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服务机制,由此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格局,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除了异军突起的生态龙虾产业,素有“江北第一米市”之称的王鲁镇持续放大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千亩稻米文化产业园,利用稻米品种色系差异种植出特色鲜明的“稻田画”,成为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在位于王鲁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王鲁镇以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以扶持资金入股及土地入股为主要合作模式,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抓手,走出一条“党建+示范园+集体经济+扶贫”的路子,探索出一条以强村带动弱村、弱村托管强村、家门口上班挣工资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群众发家致富的途径。

泛舟湿地领略“生态王鲁”

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乡村

泛舟在王鲁镇孟楼湿地,春天可听百鸟争鸣、观百花斗艳,夏天可赏荷采莲、怡然垂钓,秋季可摘菱采芡、观芦花鹭影,冬季可赏芦苇摇曳、白鹭翻飞。孟楼湿地位于王鲁镇孟楼村及其两翼沿湖区域,属于南四湖西部自然生态湿地,面积11000亩。湿地水清草绿,植物长势茂盛,生物多样性明显,鱼、虾、鳖、蟹种类、数量繁多,多种水鸟汇集于此,为微山湖增添了亮色,形成了优美的湿地生态景观。

以孟楼生态湿地的建设为契机,王鲁镇对全辖17个行政村发出环境卫生大整治动员令。环境整治行动以管区为单位,成立4个工作组,由包片领导任组长,所有镇村干部、保洁员、志愿者、示范户齐上阵,拿起扫帚、铁锨,戴上遮阳帽、手套,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对村内“三大堆”、主干道陈年垃圾、沟渠塘堰、房前屋后等卫生盲区进行了重点整治,全面消除可视范围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期间,王鲁镇纪委成立专班,全程监督考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持住整治效果,王鲁镇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在做好日常环境卫生保洁的同时,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清除积存的各类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班不定期对各村进行明察暗访,半年一次考核,对环境卫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奖优罚劣。通过此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将使王鲁镇各村居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提升,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摒弃乱堆乱放的陋习,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一个个“出门闻花香,出门见美景”的生态宜居村庄已悄然成型。

党建引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稻梦水韵”探索乡村全面振兴

现代农村的发展趋向应该怎样定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具象化表现如何?在王鲁镇,涵盖17个村、近3万人口的“稻梦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区”正在交出自己的答卷。

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思路,以党建为统领,以稻米、龙虾、毛木耳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涵盖“鱼台大米”“鱼台小龙虾”“鱼台甲鱼”和“鱼台毛木耳”四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按照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要求,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按照“一镇”“五园”“一带”“一市场”的空间布局,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以“抓党建促产业”为目标,围绕稻米种植、稻虾共作、毛木耳种植等产业和项目,打造支部领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共同致富型的党建示范区,通过党建示范实现强村富民。

立足本土优质农产,做大做强“品牌农业”。以闫庙为核心继续发展“五统一” 绿色稻米,扩大稻(藕)虾共作规模。借助农业产业强镇二期项目,进一步培育壮大大米加工业集群,壮大品牌效应。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4.2万余平方米的高标准联栋大棚和玻璃温室,发展高端蔬果栽培。打造荷花大观园项目,发展农家乐和民宿项目,丰富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吸收6家社会资本在产业园内投资稻藕虾产业及相关的文旅产业;以李集村毛木耳种植为基础,规范规模发展毛木耳产业,建立毛木耳废料收储中心,促进毛木耳副产品的废物再利用,实现“毛木耳—废料—有机肥”循环发展;打造孟楼湿地连接龙虾节广场的景观桥,将湿地的休闲体验区与龙虾广场的美食街相衔接,既能让游客在湿地内观景,又能体验鱼鹰捕鱼、撒网捕鱼、地笼捕鱼等捕鱼方式,还能在美食街内品尝到小龙虾、螃蟹、野生甲鱼等湖渔美食及鱼台当地特色小吃;打造惠河生态带,以惠河为轴线,对惠河两岸进行生态升级改造,南连古韵鱼城,中连旧城海子湿地,北连孟楼生态湿地和南阳古镇,将惠河生态带打造成鱼台县城西部的慢生活休闲观光带。

鱼稼里广场上的龙虾盛宴

鸟瞰现代农业示范园

省级生态宜居小镇

新闻推荐

鱼台县打出鲁西南水温最高地热井

□记者姜国乐孟一通讯员缪学振报道本报鱼台讯经过6个多月钻探施工,由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参与协调的“山东省鱼台...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