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郝营村建美丽乡村挖出尘封的记忆

农村大众报 2015-10-14 00:39 大字

原来油坊里的石磙成了广场上最惹眼的物件。汶上县郭楼镇郝营村新建的休闲广场上,有三处景观引人注目:石磙、石锤等石制工具展现出的油坊盛景,三尊雷锋像所代表的红色记忆,“一乡善士”古匾所体现的“善”文化。这三样“宝贝”,都出自本村,都埋没多年,却都因为凝结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与朴素情感,得以重见天日。尤其是石磙、石像等深埋地下数十年,挖掘颇费周折,动用了大型设备,过程相当于一场小型考古。

没有大拆大建,没有华而不实、不中不洋的东西,靠这几样从地里挖出来的老物件,郝营村人建起了美丽乡村,也找到了久违的乡愁。

石磙石锤

重现油坊红火景象

一个直径1.8米的水泥制石磙复原件,一个直径约1米的石磙原件,以及一个按1:1复原的直径达8米的碾盘,是广场上最吸引人的物件。这些东西,都是过去郝营村人经营油坊少不了的工具。除此之外,村中展馆里还展示了石锤、扁瓶等榨油工具。

若不是这些实物,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村中榨油的红火景象了。但83岁的张继远却对这记忆犹新:“我是1957年到的油坊,一直干到1966年。那48斤的大锤,我还用了4年呢。”清朝末年,地少人多的郝营村就有人创办油坊,以大豆榨油。其后数十年,规模日盛,经营者越来越多,成为周边几个县规模最大的榨油坊。“别家的油坊100斤豆子出10斤油,咱的能出12斤。那时的豆油没作假的,现在吃不着那种味的油了。那时候,周边县赶车来送豆子的人,农村里排起长队。”一说起过去的荣光,张继远满面红光。

但上世纪60年代之后,古老的榨油方法遭到淘汰,油坊开始逐渐停产。“老油坊都拆了,记得有8个这样的大石磙没地去,只能埋了。”张继远说。随之而消失的是人们的记忆。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千名好邻居合力来扶贫

“小伦,我现在头疼得很厉害,你赶快来。”3月28日晚上12点多,汶上县郭楼镇张坝口村的郑一伦接到电话,二话没说,披上衣服,趿着拖鞋匆匆向对门邻居管秀芝家跑去。来到管秀芝老人的家里,看到老人...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