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学问家”郭俊廷

农村大众报 2014-10-27 00:57 大字

郭俊廷常常在这方桌前通宵达旦研究问题。在汶上县苑庄镇东槚(jiǎ)柏村,郭俊廷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不仅修学立著,而且多年来义务为乡亲传道授业,开办免费的乡村书屋,并将学识服务于宗族、村庄乃至全县的公共事务。

钻研法律,

能写诉状做调解

走进郭俊廷家二楼的西屋,被书压得有些松垮的书架,将屋子围了一整圈。书架上放不下的书,只能放在地上。这些书包含了科技、法律、历史等方面,更多的还是大部头的古书。南边窗户下,是一张旧木桌,这是郭俊廷挑灯夜读的地方。

郭俊廷从1998年起担任村支书,他深感农村急需法律知识,开始钻研法律。两届村支书干下来,他已经能应答咨询,写诉状,做调解。2005年退休后,郭俊廷更加痴迷读书。

郭俊廷研究学问,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有次我花了大约五千元买书,仅仅是要解答一个问题。”

自办图书馆,

免费对乡亲们开放

2009年,郭俊廷被评为山东十佳农民藏书人。他的近万册图书,不仅是他的私人财产,还是全村人的财富。从任村支书起,他的图书馆就免费对全村人乃至外村人开放,甚至有济宁市区的人来借书。邻居姜志红告诉记者,他们一家都是书屋的常客。种菜的她关注种植技术,丈夫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孩子小时候的寒暑假大多在书屋度过。郭俊廷说:“农闲时候人多,下雨天人多,有时候楼上都是满的。”遇到有不懂的,郭俊廷能解答的就解答,不能解答的就翻阅辞典。在书屋中,《玉篇》、《集韵》这样的古辞书是必备工具书。

退休后,郭俊廷受邀参与到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中,他有意识地让晚辈帮他打下手。村民郭永忠是其中的一位。如今,他不仅对文史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而且还跟郭俊廷学了一手好字。过去,村里人有红白事,写大字都来请郭俊廷。现在,侄子辈的郭永忠已能出面写写画画了。

学以致用

为乡亲立言立功

2302人的东槚柏村,郭姓占了七成左右,而郭俊廷是族中辈分第二高的人。加之其学识渊博,郭俊廷成了德高望重的族长。

村里人遇到法律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郭俊廷。邻居家有孩子上初中,被老师劝退,找到了郭俊廷。郭俊廷拿出《义务教育法》单行本,让家长递给老师。结果,老师一句话没说,就让孩子立刻复课。村里人要打财产纠纷官司,郭俊廷热心地出谋划策,提前申请财产保全避免执行难。同村村民间闹矛盾,常常请郭俊廷出面调解。

由于知晓文史知识,郭俊廷成为了礼仪方面的权威。村里人办红白事,把郭俊廷请过来主持,各种规矩才乱不了。整个家族要祭祀,甚至县里要公祭某位先贤,都要请郭俊廷来写祭文,主持仪式。郭俊廷的学识是系统性的,因此他对礼仪的解释是最权威的。

如今,县里乃至济宁市有些地方文化方面的课题,也邀请郭俊廷参与。他不仅是东槚柏村的学问家,还是当地古文化的保护者和宣传者。

新闻推荐

汶上退役士兵免费获技能培训

农村大众报汶上讯(通讯员张兴旺谢培鹏代玉龙)“我一直想学门技术,在部队时整天忙于训练,一直没有机会,这下终于如愿了。现在不仅可以学自己喜欢的驾驶技术了,而且一分钱不用掏,这多亏...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