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成立济宁首个仲裁派出庭将劳动仲裁“派”到市民家门口

齐鲁晚报 2018-03-17 15:40 大字

高新区仲裁派出庭开庭现场。本报记者孔茜通讯员权力

上门服务、就近庭审、有效调解……日前,济宁高新区成立全市首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并正式开庭审理。“裁决不是重点,调解才是基础。”刚成立的济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高新区派出庭(以下简称仲裁派出庭)引入劳动人事调解协会及法律援助律师,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及庭前调解服务。

敲响开庭第一锤

仲裁派出庭正式运行

“现在开庭……”日前,随着首席仲裁员手起锤落,仲裁派出庭首次案件正式开始审理。当日共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起,根据案件事实依据和双方当事人意愿,分别予以厅外调解及当庭审结。

据介绍,当日案件中的一位申请人因诉讼主体发生错误,仲裁员当庭建议撤诉再立案。“从方便申请人的角度,撤诉更加省时省力。”济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高新区派出庭负责人刘传金介绍,诉讼主体发生错误时,需要重新立案,一般通过当庭驳回或申请人自行撤诉的方式。当庭驳回需出具驳回意见书、裁决书等相关材料,待所有程序走完,才能重新立案。而申请人办理撤诉手续,立即就可予以立案,无需耗时等待。

“裁决不是重点,调解才是基础。”刘传金说,由于纠纷案件形式多样,多为拖欠工资、确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为有效提高维权效能,仲裁派出庭引入劳动人事调解协会及法律援助律师提供相关配套,在受理案件后分别予以庭前、中、后3次调解,力求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若皆未达成协议,最后才会予以裁决。

“由于多数劳动者欠缺法律知识,庭审时大多需要律师作为委托人予以辩护。”刘传金说,社会上的律师一次需支付2000元左右,对于失业或低收入者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仲裁派出庭特推行法律援助服务,由专业律师解答劳动者疑虑的同时,劳动者仅需前往户口所在地开具低收入证明并加盖公章,即可获得免费法律援助服务。

仲裁庭“派”到高新区

企业、职工都受益

“实体化仲裁院只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置,而济宁市仲裁院办公地点目前位于北湖区,距离高新区较远。”刘传金介绍,由于高新区产业集聚、企业众多,劳动争议案件比重达70%-80%。根据法定程序,从立案到结案,当事人至少要往返部门3次。使得企业和劳动者的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常常会导致劳资双方矛盾更加尖锐。

“上门服务、就近庭审,可以高效地解决企业劳动者维权的实际问题。”刘传金说,经过半年筹备,济宁市首个仲裁派出庭落户高新区产学研基地D3楼,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仲裁、仲裁裁决、调解及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企业可针对面临的经营或合同纠纷问题,在接访和法律援助过程中咨询。

“高新区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增量较快,且多数以专业技术为发展的突破口,人事管理方面存在欠缺。”济宁高新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罗会涛介绍,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实现新技术的变革必将会带来劳动关系的调整,企业如不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处理劳动关系的能力,势必会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导致企业的发展,付出远超于“规避”义务以外的处罚。

为此,依托仲裁派出庭、劳动争议调解协会等单位及社会组织,将持续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入企宣讲、法律宣传,加大人员培训。同时,计划于4月初开展专题专家讲座,邀请企业单位参加,提高人事管理能力。

新闻推荐

仁心仁术 至精至诚记济宁市中医院院长王祥生

本报记者张帆在济宁中医界,王祥生的医术颇有名气,曾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国医杰出精英”“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宁市十大名中医”等荣誉称号。...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