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饮屠苏,写桃符,花灯玉壶鱼龙舞…… 过诗意春节 品浓浓年味 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新局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济宁晚报 2018-02-09 11:43 大字

春节是中华第一大节,从古至今,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春节的身影。春节团聚、朝会、拜年、饮酒、游赏等节俗也成为历代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话题。1月27日,主讲人张宏图带来讲座《文学作品中的春节》,在腊月天里,走进文学作品中的春节,品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的年的味道。

诗词世代流传,成为传统文化瑰宝

在我国传统文学领域,诗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于新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好词佳句,经过世代流传,不少都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汉魏时期的著名诗人曹植曾作过一篇名为《元会》的四言诗,反映的便是曹魏时期的一场盛大正会礼——“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全诗分为三章,首章四句点明宴会的举行原因和时间,次章十二句通过物象铺陈,渲染出礼仪之庄重、宴饮之欢畅、音乐之和美,以见宴会热闹华美的场景。末章八句为诗人的颂美祝福语。诗歌采用四言句式,尤显庄重典雅。在历史上,汉代即有正会礼,每年岁首元旦,君主便举行大规模的宴会,首先是进行受贺仪式,公侯大臣分别向君主敬献贺礼,二千石以上的臣子升殿称岁,然后共同作乐宴飨。

同时,士大夫阶层过年的习俗也通过诗文流传下来。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正旦蒙赵王赉酒》诗中写道:“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便是描述了大年初一当天与赵王宇文招饮酒时的情形,并延伸出了祈福、颂德的深厚内涵。

说起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句词出自《青玉案·元夕》的下阕,词的上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便是描写了元宵节当晚,南宋都城临安满城灯火、全民狂欢的场面。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除夜雪》描写一般百姓人家过年的情形。半盏屠苏酒还未喝,主人在灯下用草字体极速地写着春联,四更天时屋外下了一场大雪,在主人来看,兆示着来年将迎来一场丰收,寄托了劳动人民的新年美好愿望。

2

主讲人:张宏图

1

从腊八到元宵 约定俗成的年节

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夏历(阴历、农历)中的一岁之首,春节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确立,岁首在正月初一,又被称为正旦、正日。在《史记·天官书》中,也有“正月旦,王者岁首”的记载。同时,春节的产生还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早在夏商周三代,人们就已经有了年的概念。《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其中,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载有运载之意,表示时间运行与变化;年表示禾谷成熟的周期,象征着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商代的人们将过年称为“祀”,在这期间需要祭祀,祭祀祖先古人被称为“腊”,祭祀百神被称为“蜡”,从秦汉后的历朝历代统称为“腊”,又因为祭祀活动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农历十二月也被称为“腊月”,腊月初八这天则被定为“腊日”。而在传统意义上讲,春节是从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这期间,我国各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欢迎新年的到来。

通过节日品味历史,折射世间百态

在小说当中,对于春节不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在第一奇书《红楼梦》中,关于岁时节日民俗的章节就曾多次出现,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五十三和五十四回中,有着这样一段描写——“王夫人与凤姐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过春节最主要的方式是亲戚们之间互相宴请吃“年酒”。

至于年酒的规模、流程也是颇有讲究——“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书中记载,人们的娱乐项目主要就是喝酒、看戏、聊天斗嘴。在明清时期,看戏是主要娱乐项目,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春晚,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心思花在戏上,只是偶尔听一听,活跃一下气氛,添加一些聊资。

在演出及酒宴告一段落后,贾府还有娱乐项目等待上演——“贾母命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贾蓉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一***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的满天星,九龙入云,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碎小爆竹。放罢,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撒了满台钱,命那孩子们满台抢钱取乐。”可见,作为大富大贵之家的贾府,春节过得既热闹又有排场,可在表面热闹之下,也暴露出贾府挥霍和奢华,为日后的衰败做下了铺垫。

而在现当代作品中,关于春节的描写更多,内容也更加精彩。例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丰子恺的《过年》、莫言的《过去的年》等等。不过,在讲述人张宏图看来,作者描写春节的意图并不仅在于表现传统习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以春节为节点,表现年关下人们的矛盾、心理和文化,并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隐含的历史感,以这个被赋予无限寓意的节日为契机去品味世间百态和深广厚重的社会文化历史,这些才是读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重点。

如今,中国年已风行全球,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中国风”也在全球挂起,如何让这股“中国风”具有实质上的“中国特色”则是我们应当格外值得深思的问题,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方能真正获得自觉的关键所在。

3

新闻推荐

市国资委系统积极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帆通讯员孙王玉媛刘笑音)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国资系统组织开展一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向企业中的困难职工,联建村、帮扶村的扶贫户、联系社区特困户送去新春祝福。在分组深入企业、农村...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