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璠:收纳空间的“魔法师”

大众日报 2020-07-10 09:37 大字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新新职业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王树平

“我到哪儿都受不了那个地方乱,乱的话我一定要去把它摆正。”贾璠笑着说。一交谈起来,记者就发现这位“80后”性格大方、热情,很具亲和力。贾璠是一名职业整理师。2018年,她和合伙人在济南共同成立了一家整理工作室,为客户进行全屋或指定区域的整理,并提供新房装修、全屋收纳空间设计服务。

把“整理”当成事业来做

贾璠告诉记者,要做整理师,先得爱整理、爱生活。打小,她就喜欢收藏小铁皮盒,并分门别类,用来装铅笔、橡皮、小卡片等各种小玩意儿。上学那会儿,为了把桌洞里的课本从高到低排放整齐,她能“调整来调整去”地忙活好一阵儿,直到满意为止。初中时,就有同学找贾璠帮忙整理书桌。平日里,她的床铺、柜子更是整洁极了,是周围人眼中的“利索人”。

2017年,贾璠偶然间“刷”到了一条热搜视频——成都一位“90后”女生辞掉工作做了整理师,专门为别人整理衣柜。她好奇地观察“整理前”“整理后”的对比图,发现“自家的样子就和那‘整理后’的效果没啥差别”。大批网友纷纷点赞,还留言“真希望我家也能变敞亮”。“我突然觉得不可思议,原来有很多人的家里是‘整理前’的状态;有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家秩序井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帮助人们解决这类问题,竟然可以当做一份工作来做。”讲到这,贾璠兴奋地说,“这个职业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随后,贾璠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研读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参加线上线下的课程,还加入了“整理爱好者”的QQ群,和天南海北痴迷整理的人交流心得。也是在交流中,她和搭档洪霞结识。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开始做兼职,利用周末的时间上门为客户整理房间,而且越做越上手。刚起步时,她们一两个月才有一单生意。到了2018年下半年,工作量不断增多,一个月有了两单、三单、四单……很快业余时间全被占用了。那时,贾璠已是一家房产网络平台的总经理助理,但她还是下了决心,要把“整理”当成事业来做,便索性和洪霞双双辞职,成立“如有整理”工作室,把爱好专长变为工作,走一条职业化道路。

整理师就是叠衣服?贾璠摆摆手,“没那么简单”。整理收纳涵盖很多内容,整理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多种多样,整理收纳、房间格局规划、衣柜空间分配、物品分类、装修改造技巧、陈列美学相关知识等,都会有所涉及。而一次完整的上门整理,则包括与客户沟通、上门预采、列出方案三个预备流程。其间,要全面掌握房间居住情况、一家人生活习惯以及整理收纳的最大困扰与需求,还会对客户的物品、柜子结构、收纳空间、收纳能力等进行细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整理收纳方案。“整理一般分为清空、分类、筛选、定位、收纳、维持。我们开展的是‘陪伴式整理’,整个过程客户在场,参与物品去留的筛选。最后,我们还会教给客户一些诸如‘贴标签’之类的简单方法,帮助他们保持后续的整洁。”贾璠介绍,如今,她们工作室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去年12月,我们几乎没休息一天。今年3月复工后,我们又开始‘连轴转’。”

整理,就是在面对自己

“整理收纳是一件美好的、有正能量的事,应该成为每个人都掌握的生活技能。把这项技能成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你就会发现全家人的幸福感都在提升。”贾璠对记者说,近藤麻理惠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写道,“整理不仅仅是一种收纳方法,可以让屋子看起来整洁,还是一种心理疗愈,通过对物品的整理和收纳,使人找回人生决断力,找到最初的梦想,找到怦然心动的幸福人生”,这让她获益匪浅。

家中物品杂乱无章、凌乱摆放,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家本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谁不想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呢?很多人并不是懒,只是不太会整理收纳,缺少方法。现在有一个名词叫‘住商’,就是把房子住出价值、住出品质的能力。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应该提高‘住商’,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贾璠说。

她给记者举例。2018年年底,一位年轻妈妈急匆匆地找了过来,哭诉自己“心力交瘁”又“无计可施”。贾璠上门一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家里到处都塞得满满当当;桌面上找不出来一个吃饭的空地儿;女主人日常穿的衣服堆在沙发上,从来不穿的全摞在卧室里,而男主人的衣物更是不清楚都放哪儿了,每天“现找现穿”;家里虽然有功能分区,但孩子却连个画画的空地儿都没有,平时只看电脑、玩游戏。家中缺少秩序,欢乐也变少了。女主人很真诚地表示,夫妻俩因此也有矛盾。所以,她决定改变,要给全家人一个惊喜。为此,贾璠她们快马加鞭,收拾了整整3天,让物品“各归各位”,更给孩子开辟出一个绘画空间,整个家有了崭新的面貌。“这位妈妈专门来致谢,说家里人看到这变化都很惊讶,她和老公的关系也缓和多了,儿子也不玩手机了,喜欢坐在书桌前涂涂画画。”

“很多时候,整理也是一个面对自己的过程。整理师就是带着客户,转身去迎接更新的自我。”贾璠说,她还曾遇到过一个重度囤积的案例。一位老人退休后周游世界,走到哪儿买到哪儿,最后再一股脑地堆在家里。老人自己住着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但书房、衣帽间、次卧都塞得满满当当,光衣服就有上万件,屋里几乎无“立足之地”,亲朋无处可坐,渐渐不再登门。她的家人叫来了贾璠。

“显而易见,家里没用的东西太多,需要舍弃。”贾璠说,起初,老人转不过弯来,整理师们一边和老人聊着天,一边加紧清理房间。几天后,随着房间一间一间变亮堂,老人有了笑模样,主动表示,“想通了,得果断舍弃。”“其中80%的衣服都没有拆标,扔了的确可惜。老人又让我们把质量不错的打包好,捐了出去。”贾璠对记者说,“我有时想,这位老人今后还会再‘买买买’吗?多年的习惯恐怕很难改变。但通过整理,我们能给客户提供另一种生活思路,以及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或许,也就有了‘尝试’和‘改变’的可能。”

“断舍离”不是一味地扔掉

工作室成立之后,也开设了整理培训课程,目前有40多名学员。由于是一个新兴行业,很多学员还下不了决心做全职。贾璠的团队中大部分人仍以兼职为主,“先试试看”。“如有整理”的时薪是300元,每次3个人上门整理。有项目时,贾璠就在群里发通知,学员中谁有空就和贾璠与洪霞一道,带上工具开展业务。

做到现在,贾璠的客户数量已经累积到三位数,来找贾璠的客户中,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最近,“90后”甚至“00”后逐渐多了起来。一位1997年出生的女生,刚大学毕业就找到贾璠帮忙整理衣柜,说“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房子、衣橱虽然小,我还是要美美地生活。”这句话让贾璠印象深刻。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更习惯‘找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贾璠告诉记者,“来找我们去整理的,不少家里也有家政或保洁人员,但她们可能做得不够到位。现在,很多保洁人员也来我们这儿学习,想提升自己的整理收纳能力。”贾璠的整理收纳理念也吸引了高校的注意。去年,山东师范大学找她帮忙,打造了一个研究生示范寝室,教给同学们简单的整理收纳技巧,颇受欢迎。

疫情期间,贾璠还拍网络小视频,短片完全是自学、自编、自剪,专门介绍收纳心得,开通直播后,更是“火”了起来,视频最高浏览量达到1300多万,点赞有8万多。不少粉丝因此认识了贾璠,知道了这个新领域,还专门线下报班学习这门技能。“我们要手把手教学,初级班10人就满员。现在课程已经排到8月了。”贾璠介绍说,来学习的有全职妈妈,也有想做副业或是转行的上班族。“不过,这门手艺重在实践,如果想借此转变职业跑道,还要多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适应、提升。”

人们对“断舍离”的理念,还存在认识误区。贾璠说,“断舍离”其实是让人们“重视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关注留下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扔掉。整理师入户工作时,也会充分征求客户的意见,辅助进行梳理。“很多人一抽屉全是皱皱巴巴的纸团。整理师不会将它们直接全扔到垃圾桶里。我们先做的就是进行分类,单据、废纸、说明书、二次用纸等,一样儿一个文件袋,再让客户决定如何处置。留下的,贴标签,保存好。这就节省出大半的空间。”贾璠说,“其实断舍离的频次,最好是一年一次。每过一年,把家里的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该留的保留好、收纳好;不需要的、长期没用过的、不好用的,处理掉。这样,和我们相守在一起的物品,一定是常用的、需要的、令人心动的。”

新闻推荐

痛风发作跛脚求医 治疗三天健步如飞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从提高代谢能力入手

因痛风发作来济南求医的张军岭,利用假期把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风景名胜转了个遍,玩得不亦乐乎。连他自己也没想到,...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