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里街□叶永丰

黄山日报 2016-03-28 08:35 大字

周日无聊,上街溜达,不知不觉溜到了曾经蜗居过的三里街。

三里街,梅城最长的一条老街,缘河而建,曾经的水路码头,繁荣昌盛一时,被誉为祁门的“小上海”,近似于屯溪老街。本世纪初,因为旧城改造,拆掉了精华部分,剩下街尾,栖身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之中,挣扎在即将被拆除的消亡线上,终日惴惴呻吟,苟存残喘。

三里街位于祁门城外东南角,与县城隔阊江而望,由平政桥(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和仁济桥(建于明嘉靖九年)与城区相通。平政桥位于街头,即三里街的入口处,与仁济桥相距两百来米,在如此短距离之内,肯花巨资在宽阔的阊江上连建两座五孔石拱桥,我想,其意除了方便行人渡河外,主要在于疏通水泄不通的街道,三里街曾经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三里街背靠东山,东接严家坞口,西连周家嘴码头,金东河由东向西缓缓流淌、阊江则由北向南蜿蜒而去,在街之中部的周家嘴垂直相汇,折向西南奔腾而去,流入鄱阳湖。在水路发达的年代里,三里街全凭天时地利,抢占商机,建起了水埠码头,先于城内繁华富裕起来,于是便有了“先有三里街,后有祁门城”这一说。

翻阅诸多记载,方知以前的三里街真是不简单,确实不一般。

那时的三里街商贾云集,商号林立;街列珠玑,生意兴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大小店铺、酒肆作坊,多达一两百家,有“恭宽信”等茶号经营茶叶的,有裕丰、益裕、永茂、吉祥、叶大德等粮店经营粮油食品的,有聚兴、同德、德茂、义聚等货栈经营南北杂货的,有石翼农、同德仁等药店经营药材的,有德源、祥茂、新记等布店经营布匹的,有中和馆等酒楼经营餐饮的,有舒立大、周允兴、马延龙等过载行经营货物运输的,还有张大生等客栈、三佳岭等油坊……从街头排到街尾,足有三里多长,故而冠名为“三里街”。所有店铺分立街道东西或南北两面,大多为前店后坊式的经营作坊。北面店铺靠山,南面店铺临河,街道狭窄,十分拥挤。商家为扩大店面,都向河面巧借空间,用大石块从河里砌起石柱,将木板铺在石柱上而隔成一间间木板房,竖立在河面上,远远望去,宛如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吊脚楼似的,成为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

三里街成型于何朝何代,我没考证过。但从明清以来,商业日渐繁华,民国处于鼎盛时期,则是不争的事实。那时,阊江上每日停泊船只、竹排达数百只。阊江全长254公里,流入鄱阳湖后汇入长江,自古就是徽州一府六县通往江西、湖北等省份的主要水路通道,也是徽商乘舟前往浮梁、景德镇、南昌、武汉等商业重镇的必经之路。祁门人赖以生存的大米、小麦、食糖、瓷器、布匹、黄烟、表芯纸、炮竹等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全赖此水路从江西运到三里街码头,而祁门所产的茶叶、桐油、木子(乌桕)油、瓷土、木竹、窑柴、箬叶等山货亦仗此水道销往江西、武汉等地,码头十分繁忙。由于交通运输还很原始,做不到水路、陆路一条龙服务,各等货物在周家嘴码头卸下船后,还得中转,由此,三里街便衍生出一种新的行业——“过载行”。“过载行”亦称“船行”,实则无船,主要凭借良好的信誉,承揽业务。至民国初年,三里街已有舒立大、周允兴、马延龙、马元泰、马福顺等五家著名的过载行,足见那时三里街一天货物的吞吐量有多大,被喻为“小上海”并非言过其实。

祁门有道菜入了徽菜谱,那便是人见人爱的“中和汤”。每逢置办喜宴,端上桌的第一道菜是它,成了祁门亘古不变的习俗。现在,亲友到访,主人也喜欢点这道菜,以显热情和诚意。据传,这道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祁门名肴,为南宋祁门籍诗人方岳所创制,由三里街的“中和楼”发扬光大,从而盛名于世。

“中和汤”原名“中河汤”,起源于“河”,与祁门有着不解之缘。

阊江,在祁门境内叫“阊江”,在景德镇境内叫“昌江”,在鄱阳县境内则叫“中河”。因为它东面有条河从婺源流入,叫东河;西边有条河从至德流入,就叫西河。这东河、西河、中河,在鄱阳湖上游汇合,一同注入鄱阳湖。东、西两河水流浑浊,唯中河清澈见底,并盛产小虾,其味特别鲜美。

当时,方岳正在江西的星子县任官,每次都是乘船从“中河”回祁门省亲的。一次,方岳途经中河时,因走得匆忙,船上只有几块豆腐,又无其它佐料,忽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了一些与豆腐同时下锅煮透,一尝之下,确实味道鲜美,难以忘怀。方岳嗜好豆腐,以后每煮豆腐,必去中河捞虾米为辅料,还将此菜命名为"中河",并将其制法带回家乡。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中河”就传遍了整个祁门,成了宴会上不可或少的美味佳肴。其配料也越来越多,味道也就越来越好吃。因“河”与“和”同音,"中河汤"慢慢被人改为"中和汤",为和和美美之意,深得顾客喜爱,广为传播,因而上了徽菜榜。

有了“中和汤”,便有了专为顾客熬制此汤的“中和楼”。

“中和楼”,初叫“中和馆”,馆主名叫陈凤卿,其祖籍青阳,清后期迁来祁门。先在三里街以做豆腐为生,后来改行开小吃店,其店的早餐三鲜面条、水饺、馄饨口感鲜美,备受亲睐。1911年,陈凤卿积集资金,拆除旧房,新建了一栋三层楼房,唤作“中和馆”。中和馆价廉物美,服务周到,童叟无欺,生意火爆,但最火爆之时应是抗日战争初期。那时,因祁门没有日本鬼子的铁蹄蹂躏,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等地的达官贵人、贫民百姓纷纷逃到这个山城来避难,从华桥到七里桥,公路两边搭满了茅棚,全住着难民,而有钱的便长期住店包房,“中和馆”日日爆满。抗战后期,“中和楼”不堪搜刮,难以为继,从此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在城中心看到“中和楼”,挂牌营业,且是顾客盈门。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国有企业改制,“中和楼”却被彻底“改掉”了,但“中和汤”的制法却在小城被广泛传承了下来。如今,中和汤制法精细,配料考究,首先要选上好的白豆腐,精心切成米粒大小的豆腐块,用水煮一下滤去豆腥味。然后将适量的冬笋、香菇、瘦肉等亦切成小块,放到豆腐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多加猪油、葱、蒜、胡椒、味精等佐料,其味特别鲜美,令人百吃不厌。

中和馆背后是秀墩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掩映着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便是“东山书院”。这里地势奇峭,居高临下,全城风光一览无余。每逢夕阳西下,亭台楼阁,辉映其间;群峰迭翠,山峦逶迤,景色怡人,素有“东山夕照”之称,为梅城十二景之一。

东山书院旧为汉列侯梅鋗的别墅,后改为东岳庙。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县洪晰又改建为书院,大概是取“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东山”之意,为徽州府十大书院之一。建有仰圣坊、风教堂、文公祠、养浩斋、吟风弄月亭、观物楼等大小建筑19间,皆依山而建,布局精妙,浑然一体:古翠斑驳,错落有致,间以峭石云梯和雕花石栏,互相点缀交融,意境恬适。另有天然石塔、人工水池及亭馆,更有令人神往的环山奇景,美不胜收。东山书院轩爽清秀,环境幽静,既可供驿馆、宴席,又可为吟览、游憩,为当地文人及游客的最佳去处,也曾留下过晚清中兴名臣的足迹。

咸丰十年六月,曾国藩首任两江总督时,把督府设在梅城东街里的洪家大屋,驻防徽州,驰援苏浙。而左宗棠自率楚军出湘后,则一直在赣北景德镇一带与太平军鏖战。同年十月二十七日,左宗棠于戎马倥偬之间,不辞辛苦,翻山越岭,从景德镇风尘仆仆地赶来梅城,拜望老乡和恩人——湘军大帅、两江总督曾国藩。曾国藩亲到城外凤凰山渡口迎接,并把他安置在东山书院这一胜地休憩,不敢有丝毫的慢待之处,足见左宗棠在曾国藩心中之分量,亦足显两人友情之深厚。

十月二十九日,曾国藩一早来到东山书院看望左宗棠,恳请左宗棠为他题写两副对联,左宗棠欣然应诺,提起墨笔,略一思忖,一挥而就:“制瓴直驱扬子浪,梅城横戈截归穷”、“涧道余寒历冰雪,洞口经春长薜萝”。前联为左宗棠的即兴自撰联,后联则是摘选杜甫的诗句拼凑而成:上联取自《题张氏隐居》,下联摘自《览物》(一作《峡中览物》)(左宗棠特别欣赏后联,以后则亲笔书就,将之悬挂在苏州耦园之西花园堂柱上和左氏宗祠内)。联中的“梅城”为祁门县城的别称,因汉代梅鋗封地于此而得名。梅鋗,秦代将领,馀汗(今江西省余干县)人。和秦代鄱阳令吴芮是同乡。梅鋗带着自己的队伍投奔吴芮,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和他一起举旗起事,先归附项羽,再归属刘邦。吴芮封长沙王,梅鋗封列侯,封地为祁门。左宗棠——这位初入湘军的骁将,意欲巧借赠联契机,表露自己要像当年梅鋗追随吴芮那样,横刀立马,截杀“归穷”,“直驱扬子浪”,以助曾国藩建一番功业的雄心壮志。

左宗棠在梅城只停留了七天,除了与曾国藩商讨军机大事外,闲余时间不是看书,就是练字。东山书院藏书极为丰富,他翻阅了不少,对祁门县志类书籍尤感兴趣。左宗棠擅长书法,曾在书院板壁上贴纸书写了很多字。都说左宗棠的字可以避邪,看见他走了,三里街的商贾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请托湘军将左宗棠写有字的纸张小心翼翼地撕下来,高价出卖。到后来,有字的纸张全撕完、卖完了,有人见左宗棠的字力透纸背,渗透于板壁上,还清晰可辨,仍出高价请木匠师傅用新木板更换下有字的木板,高高地供奉在自家的神龛里,视作神灵一般而顶礼膜拜。

三里街曾先后发现了两块清代的“扶柩碑”,一块为“光绪元年七月”立的,另一块为“道光二十九年”立的。

新安贸楚者众,先年会馆中在汉阳十里铺地方,有笃谊堂暂厝旅亲,乏力之家柩无归日,触目伤心,爰约同乡立愿输钱,慷慨解囊,年来集有,成数生息,资送回籍。惟自汉登舟,中途水陆兼行,抬杠船载,起运过山,由汉而饶,由饶而婺、而祁、而黟,直达休歙各邑,诚恐埠头船户拟勒讹索,致使承揽足恒多,梗塞之虞,是以酌议定章价,归送一柩到埠头,克日转运,不得延搁,河岸另索钱文,第非仰荷,鸿慈备移到饶,并移徽郡通饬所属六邑给示勒碑,谕饬埠夫船户遵章领价,以垂久远。

这是光绪元年七月所立“扶柩碑”上的内容,碑刻是根据湖北汉阳府正堂严府商请江南徽州府正堂何府,再由徽州府正堂秉准,特授祁门县正堂周县,给示勒碑以垂久远。

另一块道光二十九年立的“奉宪勒石禁碑”,碑文主要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此碑是为客死江西的徽州人而立的,严厉要求地方,他们的灵柩从阊江运回原籍,三里街埠头不准阻挠,勒索讹诈。

从两块“石禁碑”所刻录的内容不难看出,明清时期的三里街,是徽州府西边重要的商埠码头,阊江水路则是徽州府西路通往外省的主要商业通道。然而,由于人多复杂,良莠不齐,地痞流氓横行霸道,惹是生非,敲诈勒索,盘剥过往商人,当时社会治安状况非常糟糕。凡遇此类事情发生,则需帮会组织出面解决:或干预,或调停,或上诉地方官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明清时期,徽州帮会组织在维护徽州商人的社会形象和商业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会馆在运送徽州旅梓归葬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两块清代扶柩碑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徽商经营活动和风俗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历史实物,而且为研究明清时期的祁门县三里街以及阊江的商业功能、徽商通道、帮会组织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这是三里街为当今社会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值得一书。

无独有偶,三里街东头曾有一座五猖庙,是人们祭祀鬼神的场所。每当“打中元”的时候,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鬼节”时,乡人都要来五猖庙请和尚、道士念经三天三夜,并举行“泼粥”、“放水灯”、演目连戏等活动来施舍、祭奠鬼神。1945年抗战胜利,为祭奠那些英魂、冤魂和亡灵,目连戏班就被请到三里街,在河滩上打目连,在五猖庙里起“五猖”。

近来,偶然读到陈琪先生写的《祁门三里街“扶柩碑”看阊江商业及其会馆功能》一文,从而对三里街也就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认知:有些事情看似孤立,实则有着某些内在的关联。“扶柩碑”是祈求生者不惊扰死者,让他们入土为安。五猖庙则是祷告死者(鬼神)庇佑生者,让他们没病没灾。真是阴阳颠倒,互惠互利啊!

三里街,如今只剩半条街,断了血脉,没了精气,除了当地行人外,很少有外地游客光顾,只有“双桥映月”和“东山夕照”情深意重,还在守望着她……

新闻推荐

祁门县陈河治理及S326改线项目加速推进

本报讯 记者殷元元报道 4月的天气虽然时晴时雨,但位于祁门县新城区的陈河治理及S326道路改线项目施工现场却一直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挖掘机开山劈路,运输车来回穿梭,搅拌车日夜不歇...

祁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祁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三里街□叶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