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赚钱的“花样"更多
□本报记者潘彩琳
11月中旬,一连几天的雨水和南风天,因为担心停在简易棚里农用耕地拖拉机受潮,杨志平拿着干毛巾在驾驶室里仔仔细细地拭擦。“这是我们家挣钱的宝贝,可不能让它生锈了。”杨志平笑着说。
杨志平家在钟山县公安镇牛庙村西岭尾,去年8月份,他与哥哥合资买了一辆中型农用四驱耕地拖拉机。“车子的价格是7万多,政府农机补贴补了21000元。”杨志平告诉记者,“帮人耕地,一亩收80到100元不等。”一年的秋耕下来,杨志平和哥哥赚了2万多元,加上今年的春耕,买拖拉机的本钱就赚回来了。杨志平在家的收入不仅如此,不忙的时候,他还会去附近的农业示范基地打工。“有时候是摘烤烟叶,有时候是去挖马蹄、挖紫薯,工资日结,六七十块钱一天。这样不仅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划算。”杨志平喜滋滋地说。
“十二五”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各项“三农”政策陆续出台和逐步落实,贺州市也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广大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扩大,像杨志平这样“钱袋子”多样化增收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及时落实中央各项富民政策,全面推进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作物良种补贴等农补惠民工程,重点抓好良种、农机具补贴工作;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主体,通过优惠政策、创业和技术培训、项目引进等措施,鼓励广大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壮大种植规模;积极推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围绕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探索推广“政府主导、企业主建、组织带动、农民参与”的建设模式,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实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战略。
增收渠道的扩大,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回乡就业或者创业的热情。“把闲置的土地租给那些种植大老板,然后帮他们打工,收取地租还有工资领,真的比在外奔波好多了。”在钟山县淮山标准化基地打工的李桂秋高兴地说。“我去年承包了450多亩地种粮食,年纯收入16万元,种田也风光!”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村民沈利成喜笑颜开,在全市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他通过承包土地,购买农机,搞专业化粮食生产,成了全国种粮大户。
多元化的增收模式促进了贺州市“十二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贺州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贺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23元,2013年6557元,同比增长12.6%;2014年7337元,同比增长11.9%;2015年前三季度7847元,同比增长1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余良)12月1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年全市法院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审判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化建设成果。今年以来,贺州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危害食...
钟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钟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