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碎到规模,从散养到产业 标准化让养牛户燃起致富信心

农村大众报 2021-05-14 14:37 大字

养牛大户张铁钢(右)和第一书记田洪孝商议养牛事宜。“去年行情好,一头育肥牛纯挣5000元左右。现在栏里还有600头架子牛,等秋天卖掉一部分,再进上一些,达到1000头牛,就能成规模了。”4月24日,在郓城县黄集镇张楼村村西的标准化养牛场里,养牛大户张铁钢看着正在吃草的牛群说。

让张铁钢养牛越来越有底气的,是村里新上的标准化养牛场。养牛场的地面全部硬化,垫高的喂料台两侧,一头头壮实的肉牛在栏内伸长脖子抢着吃草饮水,粪水则顺着斜坡自动汇流到地下的管道,最后再汇集到密闭的地下发酵池。整个养牛场没有传统养牛场的臭味,只有青贮料散发出的浓浓的酸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这个养牛场夏天也没多少苍蝇,全场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饮水、粪尿清除、添料,一个控制箱就解决了,拌料、运输也全都用上了机械,比过去省心多了。”张铁钢说。

张楼村是一个传统的肉牛养殖大村。“过去为了种地,我们村几乎家家养牛,后来种地机械一多,耕牛养的少了,村民又开始养起了育肥牛。但因为受环境限制,现在村里养牛的越来越少,只剩下四五户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守东介绍,村里也想利用这一传统优势规划养殖小区,发展村集体产业,但因没有资金投入等多种原因,一直迟迟未动。

张铁钢说,他从2018年回村开始养牛,但当时设施简陋环境差,雇上5个人一年到头紧忙活,最多能养300头。“牛多了忙不过来,光工钱一个月就得支出12000元。而且污染严重,臭味熏天,夏天苍蝇乱飞,一下雨,地上全是泥污,根本进不去人。”张铁钢说,那时候养牛,多是在村周围找个地方,用石棉瓦搭个简易牛棚,能给牛挡风遮雨就行,不仅影响环境,周边村民也都烦恼不堪。“人家的养牛场都那么好,咱这儿啥时候能用上呢。”张铁钢说,每次外出参观那些现代化养牛场,他都很羡慕。

“发展产业不结合实际不行。张楼村有养牛的传统,但也需要产业升级。”2019年4月,省派第一书记田洪孝来到张楼村,了解情况后,与村“两委”一起协商出因地制宜培育村庄产业的思路,并因势利导,先做大养牛产业。

为建立养牛小区,田洪孝和村“两委”干部先后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20万元,在村西新建可养殖千头肉牛的高标准示范场,并配套了牛粪环保处理设施、机械设备和秸秆青贮池。“以后就能安心养牛了。”示范场建成后,张铁钢作为村干部,带头承包了养牛场给村民作示范。去年他投资700多万元,从内蒙古和新疆买来数百头牛到新养牛场安家落户。

“搬到新养殖场,养牛也成了循环产业。一头牛一年消耗青贮料七八吨,相当于吃掉5亩地的玉米秸秆,这600头牛一年至少需要3000亩的玉米秸秆。牛粪卖给养蚯蚓的,发酵处理的粪污直接还田。”张铁钢说,养牛虽然投资大,但技术要求不高,村民都有养牛经验,学起来不难。

“现在村民见标准化养牛这么省心省事,也改变了养牛的老观念,不少人又动起了养牛的心思。”田洪孝说,标准化养牛不仅能给村集体每年带来8万元的收益,而且还燃起了村民养牛发家的信心。目前,张楼村已有肉牛存栏近两千头,下一步,村集体将引导养牛户扩大规模,通过示范带动,集中养殖,逐步形成张楼村的特色产业。

新闻推荐

菏泽:培育一朵花 带活一座城

一场春雨过后,4月26日,作为菏泽大田牡丹的压轴作品,曹州牡丹园内海黄、金阁依然绽放。同时,园内芍药也绽放身姿。芍药与牡丹...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