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盲奶奶出书4次印刷发行量过10万

淄博晚报 2014-05-19 17:20 大字

姜淑梅(左)和支持自己的大女儿在一起

今年77岁的姜淑梅60岁之前目不识丁,却出了一本书,且4次加印,累计发行量超过10万册,她因此被誉为“中国平民历史的书写者”,赢得大批“姜丝”的喜爱,成为网络红人。姜淑梅很时尚,唱歌、弹琴,穿着鲜艳。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倒着活,活出彩儿,活得与众不同……”

没文化的白发老娘走进鲁迅文学院的课堂

1996年9月下旬,姜淑梅和丈夫以及三哥、外甥等,坐着小儿子驾驶的客货两用车,从黑龙江安达出发,去往山东老家,给姜淑梅的父母“并骨”。

姜淑梅1937年2月出生在山东巨野县董官屯乡百时屯,1960年随丈夫来到安达,在砖厂当家属工。姜淑梅的母亲在老家去世后,父亲也来到黑龙江,后来父亲病逝,按山东的风俗,儿女要把逝去的父母合葬一处。

车到秦皇岛时天色已晚,和迎面驶来的一辆货车相撞,姜淑梅的老伴当场死亡。

老伴遇车祸身亡的事,姜淑梅瞒着大女儿张爱玲,怕耽误她的学业。张爱玲是一名作家,笔名艾苓,正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直到父亲的后事处理完了,艾苓才得知消息,她要回家看母亲,姜淑梅平静地对女儿说:“你安心学习,俺去北京看你。”

树叶黄了的时候,姜淑梅来到北京,一路打听找到了鲁迅文学院。艾苓扑到母亲怀里失声痛哭。姜淑梅安慰女儿:“咱们谁都别哭,像看书一样,把这页翻过去吧。”

学员们经常聚在艾苓的宿舍里聊写作,姜淑梅记住了一句话:别人写过的事再写就没意思了,要写世上稀少的事。姜淑梅想,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帮闺女弄出一篇文章来。对,明天自己去上堂课,这就是稀少的事。于是,她对女儿说:“娘想跟你们上堂课。”

艾苓吃惊道:“您小学课堂都没进过,就想上鲁迅文学院的课?能听懂吗?”姜淑梅态度坚决:“听不懂俺也去。”艾苓与常务副校长沟通后,姜淑梅走进了鲁迅文学院的课堂。

那天是苏叔阳讲授《电影·文学·人生》。姜淑梅被安排在第一排,满头白发在一群黑发中格外显眼,连苏叔阳都向她投来敬佩的目光。下课后,姜淑梅对女儿说:“俺一个老太太听你们的课,是不是稀少的事啊?你是不是能写篇文章啊?”

后来,艾苓以母亲在文学院听课为背景,写了一篇散文《白发母亲》,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

认字编歌词登舞台这个老太太不是一般人

从北京回到安达,姜淑梅想给女儿写信,却又不识字,只好口述请邻居写。随后,她照葫芦画瓢,在废纸上一遍遍地抄写。三五句话的一封信,她反复抄写了半个月才满意,然后正式抄写在信纸上,寄给女儿。

结束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业,艾苓对母亲说:“娘,学认字吧,你要能认字,就能想给谁写信就给谁写信了。”姜淑梅说:“俺都多大岁数了,能行吗?”“娘这么聪明,肯定行。”

姜淑梅接过女儿给她的一沓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开始学写字。可到了晚上,她就“告饶”了:“我这手直哆嗦,不写了。”艾苓说:“刚开始都这样,坚持就好了。”有女儿鼓励,姜淑梅不再气馁,第二天又接着学。

姜淑梅悟性好,为提高认字率,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首先,她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编成快板,自己口述,让外孙女写在用纸盒剪成的卡片上,没事的时候她就拿出来读,许多字不认识,但由于是自己编的,可以根据记忆顺下来,认字速度就快了很多。几个月后,她就能读幼儿读物了。

商场里有卖健身按摩器材的,顾客可以免费体验。星期天,姜淑梅带着外孙女去商场,那里有很多中老年人在排队做按摩体验,一旁的小舞台上,几个年轻人又唱又跳。到了与顾客互动环节,主持人问大家谁能登台唱歌,姜淑梅大大方方地走上舞台,清清嗓子,自编歌词,套用一首歌的曲调,唱了起来。

主持人被震住了,商家代表把姜淑梅请到办公室,说:“你的歌词编得好,替我们做宣传了。把你的歌词给我们,给你100元报酬。”

姜淑梅笑了:“你们相中了俺的歌词就拿去,钱俺可不要。”姜淑梅并未意识到,她的这种识字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作。

不相信俺能写作老太太跟家人较上了真

2010年,已经调到绥化学院教写作的艾苓,将儿子送进了大学,她动员母亲来绥化生活。

“娘,我书柜里的书,您随便看。”女儿想让母亲在阅读中认字,姜淑梅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却不知该看哪一本。女儿推荐她读《一千零一夜》,姜淑梅开始“啃”大部头。一读,竟读出兴趣来。不认识的字,有的也能顺着读下来,顺着读不下来的字就问女儿。

书看多了,姜淑梅对女儿说:“看别人的书,俺也受启发,就是得有好故事。俺给你讲个故事,你写出来,准能发表。”接着,她给女儿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听到的事情。

过了几天,姜淑梅问女儿:“俺给你讲的故事写了没有?”女儿说:“我最近事挺多,没写。”后来,姜淑梅见女儿总是忙,不免有些遗憾:“这么好的故事,不写可惜了。”女儿说:“我没时间,您讲的故事您自己写多好。”姜淑梅说:“俺一个老太太哪会写?”女儿说:“您咋跟我说的就咋写。”

女儿三鼓动两鼓动,姜淑梅就来了心劲:“俺先回趟安达,回来就跟你学写作。”

2012年4月末,姜淑梅回安达,对二女儿一家说:“等俺回到绥化,就跟大闺女学写作。”

二女儿一家三口都笑了,外孙说:“写吧,我家厕所正好没纸了。”郁闷的姜淑梅又去大儿子家,对大儿子全家人说:“俺要写俺肚子里的故事。”大儿子狐疑地盯着她看半天。家人都不相信自己能写作,姜淑梅来了犟脾气:俺要写出来堵住你们的嘴。

可是,真正开始写作,姜淑梅才发现作家不好当,提起笔,一天也写不出几句话。女儿鼓励她:“您就当是玩呢,慢慢来。”姜淑梅把心态放平了,十几天后,她每天能写五六行字了。

起初,姜淑梅也想写得美一些,可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好词。女儿指点她:“您就写讲给我听的那些故事,不要花哨的语言,越朴实越好。”姜淑梅明白了:“那就写老故事,大白话。”

姜淑梅费很大劲写了两篇故事:一篇是胡子打百时屯的事,母亲给她讲的。一篇是大仙跳大神赶上地震吓尿裤子的事,父亲给她讲的。艾苓觉得意思不大,但她不能打击母亲,便说:“娘,你挺会写东西呀。我给您个建议,您别写姥姥姥爷给你讲的,您写您自己亲历的故事。”

姜淑梅有些懵懂:“俺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写啥?”

“就先写你到东北以后的故事,一件事写一篇。”

姜淑梅开了窍:自己经历的事,就是别人不知道的事!

文章结集出版传奇奶奶成网络红人

姜淑梅越写越顺当,每天竟能写四五百字。她坐在沙发里,把一个纸盒箱子放在腿上,就在上面写。写累了往沙发里一仰,呼呼睡一觉。

姜淑梅写的大都是自己早年经历过的事,文字浅白,如话家常,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艾苓读了,不由赞叹:“娘,我没想到您写得这么好,一定能发表。”姜淑梅说:“发不发表俺不上心,当了一辈子文盲,到老了会写文章了,俺感觉是倒着活,越活越年轻。”

姜淑梅每写好一篇,艾苓就帮她在电脑上敲一篇,贴到自己的博客上,注明作者信息,很快在网友中引起反响。网友“看风景的猫”留言:“我很讨厌老师整天让小学生抄写背诵那些‘好词好句\’,姜淑梅的作品正好可以做范文,让四年级的儿子明白,好文章可以一个成语都没有。”

网友“本初子午线”评论:“姜淑梅奶奶用她朴实生动的文笔写出了她小时候的故事,跟奶奶讲的故事很像,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坐在老人腿上仰头听故事的岁月,太穿透人心啦。”

更让姜淑梅惊喜的是,《读库1302》以《穷时候》为题,刊发了她的多篇作品,并支付了3000元稿费。之后,《新青年》、《北方文学》陆续发表了她的其他作品。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2013年10月,一家著名图书公司将她的作品结集出版,至2014年3月已加印4次,累计发行量超10万册。姜淑梅的三哥看完这本《乱时候穷时候》后,哭了,打电话给她:“你写得真好,让俺找回了过去的感觉。”

作品出版,为姜淑梅赢得很多“姜丝”,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为她制作了专题片。姜淑梅一高兴,跟女儿说:“大家这么喜欢俺的书,俺要好好活着,一年写一本书。”说完才想起来,故事都写空了,脑瓜子里没有多少货了,再写,挺困难。可自己夸下海口了,怎么办?对,出去找素材。

为写第二本书,姜淑梅开始找有故事的老年人聊天。她先跟人家聊以前的事情,这叫“勾故事”,聊着聊着,对方不知不觉就开始讲自己的经历。有时聊不完,她就将对方的电话或地址记在小本子上,空闲时再找人聊。有人配合她,也有人知道她是在做采访,就躲着她。后来,姜淑梅干脆买了个录音笔,再与人聊天时,就悄悄打开录音笔录音,回到家再整理成文字。

2014年4月初的一天,艾苓对母亲说:“我的学生们让我把您请到课堂,接受大家采访,进行新闻采访实践练习。”姜淑梅答应了。

这天,姜淑梅来到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班新闻采访实践课的课堂,接受学生采访。

面对几十名大学生,姜淑梅操着一口山东味的东北话,开口了:“有人说俺是励志传奇,俺不那么认为。其实,这就是俺的一种活法,跟别人不一样并且有意义的活法……”

姜淑梅的话还未说完,就赢得一片掌声……

(文/图张怡纪尧)

作者授权本报申明:所刊之新闻特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新闻推荐

吃俩苹果“摊上事儿”纪委是否小题大做?,吃俩苹果“摊上事儿”纪委是否小题大做?

山东巨野县一名官员因白吃两个苹果“摊上事儿”了,受到该县纪委诫勉谈话处理并在全县通报。于是乎,关于这名官员冤不冤,纪委是否小题大做的争论一时间在网上持续发酵。细究起来,两个苹果不过几元钱,但...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