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别再让十几万中小学生个人信息“裸奔”

江淮晨报 2017-06-02 04:41 大字

[摘要]合肥警方打掉购销个人信息产业链,网络公司搜集信息贩卖给培训机构,获利十多万

图为培训机构内部,培训老师和老板接受调查。

这边刚买房,那边就接到装修电话;这边刚买车,那边就接到卖保险电话……相信市民在生活中,遇到不少类似的例子。公民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裸奔”已成公开的“秘密”。6月1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庐阳区警方获悉,该局日前打掉一个侵犯公民信息的购销产业链,他们将合肥几乎所有中小学生个人信息整合打包倒卖,获利十多万元。而从昨日开始,最高院、最高检出台的关于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正式施行,严打非法侵犯公民信息行为,并突出深查“内鬼”。

案件

今年2月,合肥市民张先生无意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我们这里是XX培训机构,你家小孩数学不好,建议来我们这里培训。”按照以往的态度,张先生一般会选择挂断电话,但是就在他挂断电话之前,电话那头,居然将张先生家儿子的学校、班级准确无误地说了出来。惊诧不已的张先生连称“不要培训后”,没想到对方接着还说出了张先生的家庭住址以及单位,并“好言相劝”:您这样的工作性质,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小孩的学习,建议报一个培训班,“都是为了孩子好”。

愤怒的张先生挂断电话,并拨打了110报警。

随后,该案被移交至庐阳区公安局责任区刑警二队调查。据办案民警季警官透露,经过警方的侦查,得知该培训机构就位于合肥市三孝口,且已经不止一次拨打电话给三孝口附近的家长,邀请家长给孩子们报培训班。

查获机构拥有数万条学生信息

日前,刑警队突击检查了该培训机构,得知这是一家手续齐全的培训学校。

经过深入调查,警方从该学校的电脑里发现,该机构拥有以三孝口为中心,周边学校的数万条中小学生个人信息。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孩子的姓名、学校、班级一览无余,此外孩子父母的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都一应俱全。

记者从警方查获的证据中看到,这些信息被打印在A4纸上,每个孩子建立“档案”,里面有电话“邀约”的反馈,部分家长电话后备注“班里前几、英语98、数学90分、想考168”;还有家长后备注“没上补习班,在家中自己复习”;还有备注为“花园街、华域分园、4#18”;有的备注为“没有原因就挂电话了”。据该培训机构老板供述,这些信息是他从网络上买来的,按照每条0.8元的价格,通过不见面交易得来。

锁定信息源查获泄漏总公司

在对该培训机构老板实施刑拘后,警方锁定了信息源,将位于蜀山区的一家网络公司找到。

近日,合肥警方突查了这家网络公司。调查发现,这家网络公司平日里以“群发短信”为主要营收,贩卖个人信息只是其副业。不过令人瞠目的是,这家公司拥有合肥市十几万中小学生的信息,几乎涵盖了合肥所有的中小学,且绝大部分信息真实有效。

经过审查,该公司负责人供述,他们最近四五年以来,利用0.5元/条购买、工作之便等多种途径,搜集全市中小学生个人信息后,贩卖给大量培训机构,期间还不断变换工作地点,逃避打击。“据他们供述,总共获利十几万元。”办案民警介绍。

此外,该网络公司还供述了一个“潜规则”,合肥大量的培训机构都以此法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随后进一步开展工作,这已经是行业内不公开的“秘密”。目前,该网络公司5名嫌犯、两名培训机构老板均被警方刑拘。

现状市民频频接到“精准”推销电话

合肥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上个月刚刚按揭购买了一辆新车,连牌照都还没上,近日以来,已经接到“不下于50个电话”,打来的电话中,大都是“要不要买保险”、“我们家也有免息贷款,可要考虑”,甚至还有推销车膜的电话,在不胜其扰的同时,韩女士担忧的是,这些电话打来时,无一例外先要询问“您好韩女士,您的新车要不要……”

“这就很尴尬啊,我刚买了车,连朋友都不知道,这些人就能精准推销,我的信息是被谁泄漏的呢?是怎么泄漏的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王先生是一名“新合肥人”,在打拼多年后终于在合肥买了房子。他告诉记者,就在他去年买了房子之后,近一年以来,“已经接到100多个装修公司的电话了”,而且这些电话能够准确报出他新房的小区、楼栋和哪一户。他说,“最近卖家具的又开始打电话来了,而且越来越多,知道我房子要交付了,所以提前预定家具。”

调查“电话推销”从业人员 自称知法犯法,还要麻痹自己

日前,一名从“电话推销”工作岗位上辞职的市民张明(化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在他工作的单位,大部分人是知道“用泄漏的信息打电话推销,人家较真起来,可能真的要倒霉”,不过张明也坦言,他的前同事们都知道,但是以“电话是领导给的,我只负责打电话推销,其他一概不知”来自我麻痹。

此外,张明还介绍,在他们的行业里,如果打电话过去,“对方比较狠”,就干脆挂断电话,“一般别人也不会追究”;如果遇到“恶狠狠说要报警的”,就干脆“跟他对着干,让他去报警”。

此外,张明还说,以前还可以办理不记名的手机卡,现在规定必须实名制登记电话号码后,好多人怕影响个人征信,干脆辞职不干了。晨报记者 文/摄

■相关新闻

合肥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宣判

日前,记者从庐阳区法院获悉,李某发现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可以牟利,便大肆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非法获取小区业主、银行客户、车主、股民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多达3.77TB,这些信息的条数甚至连民警都数不清,然后向他人出售。4月20日,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男子李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当庭被判刑。据悉,该案是刑法修正案(九)出台之后,庐阳区法院审理的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李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法律延伸

个人提供50条高度敏感信息即可入罪

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施行,司法解释明确“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法定标准一半就可定罪,同类情形从重处罚,体现了打击此类犯罪源头,深查“内鬼”的决心。

依据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轨迹信息、通信内容、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50条、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500条、其他信息5000条;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构成犯罪。同时明确,内部人员从重处罚。

新闻推荐

网购童装玩具应该注意啥

市工商局发布抽检结果和消费提醒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