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年扶贫不寻常——河池新时期十年扶贫工作综述

河池日报 2010-12-24 10:12 大字

 

编者按:过去十年,是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也是新时期扶贫的十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东省的倾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的竭力扶持下,河池扶贫走过了难忘的历程。十年扶贫,硕果累累,亮点纷呈,为了总结成绩和经验,对一直关心支持河池扶贫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达感激之情,市扶贫办与本报从今天联合推出河池新时期十年扶贫工作专题报道,敬请关注,并期待您关心河池贫困群体,支持新阶段扶贫事业。

十年前,伴着新世纪的钟声,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正式吹响,河池新时期十年扶贫大幕徐徐拉开。

十年前,当天峨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汉尧屯村民吕昌发沿着一条崎岖山道,走到最近的老鹏街赶圩时,一个来回要走5、6个小时。地处大石山区的汉尧屯,人均只有4分地,只能种上玉米和红薯,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十年后的今天,汉尧屯300多位村民在吕昌发带动下,家家户户饲养六画山鸡,全屯年出栏山鸡达80万羽,村民人均年收入达8500多元。60多户村民家家建起漂亮“洋房”,5米多宽通村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汉尧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山旮旯里我们走上了富裕道路。”吕昌发激动地说。

是啊,变了,十年的扶贫开发,十年的艰苦奋斗,和汉尧屯一样,河池的山山弄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扶贫道路向偏僻山区延伸,一个个家庭水柜竖立在偏僻山弄,一栋栋整齐漂亮的村民“洋房”为大石山区增添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变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马瑶族自治县坡纳村村民做梦都没想到,全村耕地租给了华昱公司种植生态蔬菜,自己却洗脚上田当起了农家旅馆的老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的村民没有想到,种下一亩桑田,砍下的桑秆还能以1000元价格卖给宏旺公司做培菌原料,收菌过后又变成桑田的最好基肥……

变了,十年的扶贫开发,让贫困山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变和生产方式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扶贫巨变得益于国家、自治区组织实施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都安大化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得益于深入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得益于广东扶贫帮扶战略的全面实施,得益于定点结对帮扶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产业扶贫开发的规模发展,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2003年初,为了集中解决连片特困区域的贫困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决策,用两年左右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东兰、巴马和凤山三县开展以“强县富民,告慰先烈”为主题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总投资达22亿元,涉及12类34大项75312个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三县实现了县际通三级油路、乡镇通四级油路、90%以上行政村通四级以上公路的目标。新建6万座沼气池,沼气池入户率达68%以上,新建1.45万个地头水柜,新增灌溉面积1.82万亩,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177元增加到2007年的2003元。

2007年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实施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其中,都安、大化两县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5大类12119个项目,总投资66693万元。

大会战彻底改变了东巴凤以及都安、大化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老区人民笑了,瑶山群众笑了,昔日的茅草房变成了楼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通车大道,山区的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欢笑,群众有病在村口就可以问医拿药。

2005年以来,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河池市对903个贫困村,分三批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其中,首批和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共投入各类资金10.8亿元,实施了包括水、电、路、校、沼气池、茅草房改造、产业开发等大批民生民心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投入资金5.39亿元,用于新建通村、通屯道路,人畜饮水、沼气池、产业开发、扶贫培训等工程。

广东与广西同饮一江水,情深似兄弟。“十一五”时期,根据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和方案,广东省直机关和东莞市怀着深厚的感情,倾心帮助河池,五年来,广东省先后无偿援助河池资金达9755万元,为河池开展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修建学校、经贸合作、劳务输出、镇县结对子帮扶等,扶贫协作取得显著成效。

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帮扶,长期以来,区直、市直、县直、乡定点帮扶贫困村,每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员,成为河池市扶贫开发主力军,形成了大扶贫格局。

从2009年起,市四家班子领导每人帮扶一个贫困村,市、县直机关826个单位组成514个工作队,帮扶720个贫困村。一年多来,共计投入帮扶资金达52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在十年扶贫工作中,河池市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积极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实施产业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据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扶持903个贫困村累计种植经济作物30多万亩、水果5万亩,年底牲畜存栏数18.59万头,养殖水面面积5000多亩,带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86元增加到2009年的3183元。

村容村貌改变了,群众收入提高了,十年扶贫不寻常,扶贫成果令人瞩目。下一个十年,河池市扶贫任务仍十分艰巨,在国家、自治区及兄弟省份的鼎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让贫困村群众脱贫走上富裕道路。

 

 

(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陆儒清)

新闻推荐

广东—河池扶贫协作十五周年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加大合作力度 提高合作层次

本报广州专电

 

1月4日下午,广东—河池扶贫协作15周年座谈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会议总结交流广东省直机关和东莞市帮扶河池扶贫协作工作,探讨新阶段经...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