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村资源让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各界导报 2020-01-02 08:57 大字

本报讯(记者谢昊天)“要转变发展理念,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更快地共享农村改革红利。”2019年12月24日,汉中市政协召开五届十七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多位委员在会上建议,进一步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灵活人才引进机制,有效推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改革难度大,面对改革的考验,不同地域、不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村(社区)思想认识不同,市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原队长、党组书记孟金侠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基层,加强政策解读和干部培训,让基层干部群众全面了解改革精神和政策要求,同时开展多形式宣传,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争取群众支持。

“制约全市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普遍缺乏懂管理、有投资意识、有市场研究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市政协委员、汉中市农广校校长李小玉认为,要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方式,一方面要鼓励村镇社区引进职业化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允许在职的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兼任经理。同时,要依托涉农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农业管理人才。采取定期举行培训班或外出考察等方式,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抓好经营,并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农经体系和队伍建设。

汉中是农业大市,95%的村镇以农业产业为主,土地流转率26.7%,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现代农业尚处于初步阶段,新成立的集体经济多以承包土地资源、租赁经营性资产等方式经营。为此李小玉建议,各镇、村、社区应立足当地资源,宜工则公、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分类指导,发展产业,树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努力增加农业附加值。

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由2017年的1382个下降至2018年的996个。“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村集体经济已‘空壳化’‘空心化’,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经营性资产的村较少,而当前改革的推进模式单一化较严重。”市政协委员、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屈发科认为,应结合实际,根据集体资产的不同类型和村集体现状开展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对经营性资产多的村要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界定,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对经营性资产少、资源性资产多的村要鼓励开发集体资源,积极探索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发展合作经济。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果只是给集体和农户发一堆‘红本本’,绝不是改革的设计初衷和根本追求。”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马焕清认为,改革应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来推进,只有立足乡村振兴大战略,通过产权改革,让生产要素活起来,让乡村村落美起来,让农业效益涨起来,才是改革的成功标志。

马焕清建议,在农村土地总体利用的大框架下,盘活现有土地资源,结合实际,广泛吸收全社会各类经济主体奔向农村,投资创业,要从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研判和定位,配套编制农村村庄村落建设规划。

“产业振兴是农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只有抓住发展产业的‘牛鼻子’,乡村振兴才有前途和希望。”马焕清说,从出台产业发展大规划、组建产业发展大平台、建立产权交易和绿色金融平台等方面入手,吸引八方客商到当地投资创业,最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获得感。

新闻推荐

手工达人“尼尔斯”

本报记者王茜用碎布头裁剪缝制小公仔,把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创作成剪纸画,用粘土捏出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把小五金和织锦组合成...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