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政协建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解决精神温饱实现文化惠民
本报讯(李林蔚)近日,汉中市政协召开四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就“加快汉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协商。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汉中文化软实力解决群众精神温饱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途径。2014年10月至11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采取分散调研与集中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历时两个月先后到汉台、勉县、西乡、留坝、略阳5个县区实地走访考察了20多个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了解了公共文化场馆的布局、配置、运行机制、功能发挥等情况,并与当地文化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和分析探讨,掌握了真实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调研显示,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持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文化事业经费2014年已突破亿万元;落实了4400多万元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经费和7600多万元的村级文化活动专项补助;建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23个,镇综合文化站200个,村(社区)文化室(中心)2600多个,服务点3000多个,基本实现县(区)、镇、村(社区)全覆盖。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总量少、比重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缺乏刚性规定;文化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素质普遍较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
在此次会议上,委员们提出了意见建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自觉性。提升文化自觉,强化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民生"“以文化人育人"的理念。转变文化就是娱乐,是“虚事"“闲事",是文化部门、文化人的事情的观念,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社会共同任务的观念。
加快建立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职责是“主导"而不是“主办",管理方式要从“办"转为“管",从微观转向宏观。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署、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具有强大合力的工作格局,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的现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并鼓励其他资金进入。政府应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并创造条件鼓励多元投资,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市场规律动员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事业。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互补、社会多渠道投资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使各类文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建好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励文化人的使命感和创造力,创作优秀作品,给百姓送去丰富精神食粮。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挖掘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发展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加强创新,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围绕各大节庆、结合中心工作,组织策划多种具有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艺术节、“大家讲坛"等体现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和群众性的特色活动,打造文化新亮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骞郑娟)近日,勉县检察院通过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提升严格廉洁公正的司法水平。一是深入学习教育,在思想上筑牢“防火墙"。组织全院干警学习《党章》、《党规》、《条例》...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