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缠缠绵绵 致富干脆利落 记2019年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谢寿泳

贵港日报 2019-08-15 10:23 大字

本报记者唐念实习生简丽敏

“你养得太密了,不开风扇和抽风机,蚕很容易出问题。”最近,谢寿泳到蚕农谢国标家里指导养蚕。“非常感谢谢师傅,没有他帮助,我到现在还不能脱贫。”谢国标对记者说,他的养蚕技术是跟谢师傅学的,谢师傅还常到家里指导他养蚕。

谢寿泳是覃塘区黄练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2002年,他创建了黄练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

采访当天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谢寿泳的科宝桑蚕养殖基地。基地不大,但办公室、不同龄区的蚕房、清洗消毒车间一应俱全。9时,村民在基地门前排起了长队。这天是卖小蚕的日子,蚕农一早就来基地排队,300张小蚕很快就被抢购一空。“6天一批小蚕,今年已经卖了12批。”谢寿泳告诉记者。

10时,记者随谢寿泳来到黄练镇姚岭村覃姚屯蚕农谢国标的家中,只见一楼和二楼的楼面上爬着密密麻麻的蚕。“养蚕有钱赚,但养蚕是个技术活。”谢国标说,这是他从科宝桑蚕种养合作社购买的小蚕。“谢主任帮我们养到3龄蚕,我们直接跳过难度大、风险高的小蚕繁育环节,从中蚕、大蚕养起,成活率高。”谢国标一边给蚕添桑叶,一边说,“以往一年最多养10批蚕,现在都可以养20批以上了。”谢寿泳把蚕养到3龄再销售给蚕农,有效降低蚕农的养蚕风险。他还常常上门指导蚕农养蚕,为蚕农争取最大的收益。

“这种蚕抗病,茧产量高。”谢寿泳一直大力推广两广二号、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桂蚕N2,这几个品种的蚕苗具有强健、好养、茧大、丝长等优势。

“把石灰放到铁桶里,电机旋转把石灰装进空筒,再通过风机将筒里面的石灰往这个孔向两边喷,给蚕均匀喷上石灰,省工省时省力……”在基地,谢寿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其技术团队研发的专利产品石灰喷粉车,“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目前,我们基地已经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

谢寿泳以提高桑蚕效益为目标,率领黄伟信、曾金明、张碧珍、陆绍沛等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先后发明了“波浪形网状蚕簇制造技术”“石灰喷粉车制造技术”“小蚕共育蚕框大棚式自动化清洗和消毒系统”“小蚕共育分室饲养的方法技术”“伐桑机制造技术”“塑料蚕框制造技术”等6项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谢寿泳在覃塘区各乡镇共举办蚕农种桑养蚕培训班150多期,为蚕农讲解先进的小蚕共育技术、桑树高产栽培技术、果桑嫁接技术和熟蚕方格簇自动上簇技术等。在他的指导下,合作社成员的小蚕成活率由2002年以前的60%提高到现在95%以上,每张蚕平均产茧量由原来的22.5公斤提高到40公斤。2018年,合作社售出的小蚕共产鲜茧160多万公斤,产值达7000万元,受惠蚕农7500多户,基地为100多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并解决了9500多名蚕农就业问题。

17年来,谢寿泳一直战斗在种桑养蚕第一线,由于工作成效突出,今年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新闻推荐

小记者写作班随想

凌丽老师在辅导小记者写作文。小记者参观地震科普馆。(陈榕玲摄)小记者参加军事野战演习。(张庆杰摄)小记者...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