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无畏归来无恙 记广元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广元日报 2020-03-31 00:41 大字

本报记者江涛

寒风猎猎逆行出征,春暖花开英雄凯旋。

3月31日,广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0名队员将回到家乡。

2月9日,他们义无反顾驰援武汉。3月17日,完成任务回到成都。在经过14天隔离观察后,3月31日,终于踏上故土。

广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杨志林说:“此生无悔入杏林。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是医生使命。今天向家乡人民报告,打胜仗,零感染,不负所托,我们20名队员一个不少地平安回家了。”

打胜仗零感染

广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由来自市中医医院的14名医护人员和市中心医院的6名医护人员组成,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6岁。

他们一直战斗在汉阳国博方舱医院,直至3月8日下午关舱,共完成诊治巡查患者1594例次,护理操作2202例次,转诊151人次,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其后,7名医护人员又转战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支援兄弟单位,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目标。

“每天上班6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和交班,实际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队员们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始终保持饱满的战斗力。”杨志林告诉记者,很多队员做了最坏的打算,提前给家人交待了“后事”。“我们都是普通人,驰援武汉是医者本职。”杨志林的日志上写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医疗队创新开展了远程问诊随访。杨志林、张诚、陈楠等7名医生将微信二维码打印出来,为出院病人提供网上咨询。“下班之余又多了一项工作,但我们累并快乐着。”据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在线免费服务800余人次。

杨志林还志愿采集了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在成都期间,一直忙着整理笔记,他说,每一次战疫,既是历练也是成长,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

杨志林的女儿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在朋友圈写道:“爸爸,你是我最崇拜的人。”

战“疫”情勇无畏

白衣执甲,英勇无惧。广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武汉战“疫”故事令人感动。

瞒着84岁父亲来到武汉,直到返回成都那天,张素蓉医生才告诉父亲实情,她说,“这是内心的召唤,武汉,我必须来。”

穿上隔离衣防护服行走困难,戴上护目镜口罩,脸已勒得失去知觉,杨清护士说,每天都很辛苦很累,但内心很坚定。她照顾的好几位阿姨都亲切地叫她“女儿”。

“书写病历35份,查房52人次,阅读CT片30人次,开药22人次……”这是年近50岁的赵平医生一天的工作记录,也是他在武汉的工作日常。他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驰援我们,这次我们报恩来了。”

杨志林的岳父身体一直不好,本计划春节去南充看望,却因为疫情没能成行。他与同为医生的妻子约好回广元第一件事就是去南充,却没想到3月29日岳父撒手人寰。他告诉记者:“岳父一直教导我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临终前一直念叨,没事没事,让他们安心工作。”

曹礼、白欣灵、谢君编辑录制“肺康复训练”视频,收到良好效果,经验被分享到其他方舱医院。

王羽洁、权玉琴、张诚、金明为患者亲手折“千纸鹤”,张诚、安永平制作生日卡为患者庆生……

他们有最坚硬的甲,也有最柔软的心。

再请战共坚守

“请战驰援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望批准。请战人:杨清、邓有崎……”这一张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写于3月4日武汉。

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是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医疗任务重,需要驰援。得知这一消息,医疗队员全员报名,最终6名医护人员获批驰援。

第一个报名第一个签字的重症科护士杨清说,“前路艰险,两次报名,所幸我在其中。”

刚到武汉时,需要选一名做后勤及对房间楼层队员消毒的院感护士。院感护士需要一直呆在酒店工作,决定在现有女护士中选1名同志。杨志林对全体队员说:“愿意留下做院感的上前一步。”7名护士没有一个人上前。杨志林又说:“愿意进方舱医院的上前一步。”7名护士齐刷刷地全部上前。杨志林说,那一刻感人至深,“队员们都做好了准备,到一线去,到战斗的最前沿去。”最后,白欣灵护士被“点名”做院感护士,“她是英雄,是我们所有队员的保姆、管家婆、保护天使。”

在20名医疗队员的工作日志中,他们几乎都写了同一句话:“此生无悔入华夏,此生无悔入杏林”。

新闻推荐

空、地协同布控防山火

本报讯(蒋木端记者孙汉)3月26日,广元迎来了大风,山火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确保清明节期间供电线路安全,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检修...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