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平老场有多老?

广安日报 2016-05-01 21:06 大字

清平老场,仅剩几户人家。

老场遗留下来的寺庙台基。

□武胜记者站 文伟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距清平场镇约1公里处的大水井村6组,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名:老场。

这会是清平场镇的前身么?3月23日,记者到清平镇补充采访时,好奇地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依稀可寻临街而市的痕迹

从清平镇政府驻地出发,沿公路向北出场不到1公里,一条新修村级水泥公路从左侧山坡到此与清平至武胜县城的公路交汇。我们顺村公路上行约300米,右侧一条石板路与村公路相接,再沿石板路往里走约百米,即为老场了。

老场已经不是场了,房屋稀稀拉拉的,更有残墙断垣遗留其中,若不是村民提示,你是很难将它与一个场镇联系起来的。无论是从保存完好的民居,还是从散落地下的墙石、砖瓦来看,几乎感受不到这个老场的历史沉淀感。

从地理布局来看,这里其实也不太适合设置场镇。它几乎靠近山脊,地势并非宽平,最宽的平台也不过30米左右,外侧即为悬崖或陡坡,再往下则是嘉陵江。不过,这里仍可寻到些许街道的痕迹。房屋沿着石板路两边稀疏地布置着,一些废弃房屋向着石板路的一面,还能看到当年临街而市的柜台的影子。基本可以肯定,这是顺着一条古道而形成的一条小街,街长仅百余米。

眼下,这里已经是萧条至极。由于武胜县城至清平镇的公路从老场外侧岩下经过,穿越老场的古道很难看到过往的外地人了,老场逐渐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如今,留住在老场的村民仅有7户,其他村民都陆续迁走了。

老场处曾是繁华水码头

关于老场的过去,老场的村民已经很难讲清。有位60多岁的村民说,他出生以来,就没见过老场赶过集,老场只是延续着它的名字而已。不过,他建议记者去找田昌华老人,说他或许知道老场的过去。

田昌华老人住在距老场约200米远的石头房子里。这是民国时期的碉楼,解放后作了公房,后来被拆得只剩底层,被田昌华买来作了私房,盖上了小青瓦。

田昌华今年88岁,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后安排在重庆一家企业工作,上世纪60年代自行回家当了农民,还当过大队干部。老人身体挺好,也较健谈。他说,在他小时候,老场虽窄,但非常热闹,有街坊40多户,场上设有猪市、马市、牛市、炭市,“每逢3、6、9,赶场的人多得很。那个时候,清平街上不当场,街坊也很少。”

“老场下面还是一个大码头。”田昌华说,老场原来有一个大庙子,香火很旺,每年办庙会期间,南充、合川、重庆的香客都要来,船只停在老场外面岩下的嘉陵江边,“挤得不留逢,少说也有100多只。清平街上虽然也有庙子,但香火就没有老场旺,而且香客也是先朝老场庙子,再朝清平街上的庙子。后来河道改了道,老场就逐渐衰败了。”

田昌华所说的老场大庙子,其实并不大,总共只有一排,共6间,“解放后,庙子分给了贫苦群众,我家分得了一部分,但不久,我就当兵去了,住在庙子里的时间不长。”不过,田昌华依然清晰地记得,庙子以前有很多菩萨,庙后面的石壁上还刻有很多字,看上去写得很好,但后来,那些刻字的石头都被打掉了。

给田昌华记忆最深的是,老场外的嘉陵江河床上,有一个又长又宽的沙洲,名为“中坝”,抗日战争的时候,一架运输机没油了,从空中降下来,就停在中坝上。这是田昌华生平第一次看到飞机,所以印象深刻。

老场的历史只有几十年

在田昌华看来,老场外的嘉陵江河床改道,使码头功能逐渐失效,进而影响了老场的兴衰,相应的,今清平场外面的码头逐渐兴旺起来,使今清平场在解放后逐渐取代了老场。按此说法,老场极可能就是今清平场的前身了。

今清平场为何存有清代的老街呢?田昌华解释说:“我们小时候听以前的老人说,清朝末期的某一年,嘉陵江洪水特别大,清平场被淹了,从那以后,清平场就再没赶场了,而是移到了老场来。”

原来,老场的称呼,只是针对复兴的清平场而言的,它并非清平场的前身,它只是清平场从衰落走向复兴这一过程中的临时“替身”而已。故记者进入老场时很难发现它的历史积淀,因为它的历史只有几十年而已。

今清平场镇的历史,比老场的历史久远得多。成书于民国十九年的《新修武胜县志》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邑(指定远县,即武胜县前身)进士李纯朴曾著文记载:定远新治,顺流下十里,古有镇曰新明,间有寺圆觉,有观西岩,创自大宋元丰时,厥址峻拔,殿廊云集。据昔之石勒云:“沿山楼观重重,石径萦纡始通。”又云:“西岩崇崇,岩下道宫。”盖可征矣。迄至正年间,峰贼突起,遂毁于兵……再补:“寺前为清平镇,《蜀中名胜记》载:‘即晋新明县故址\’,宋为新明镇,清为今名。”

此文说清平镇“即晋新明县故址”,这或出现了史误:一是晋时没有新明县;二是新明县于唐武德二年开始设立。这里姑且不予详论,但从文中可知,清平镇在宋代时就已是非常繁华的场镇了,场镇上有圆觉寺,在场镇后面危崖数十仞的西岩下有道观,可谓是“楼观重重”。但元朝至正年间,古镇及重重楼观被毁于兵火,明清时期又得以复兴。

《新修武胜县志》还载,市集日,堪称繁盛,自光绪癸卯(1903)大水漂没房屋后,遂萧条矣。结合田昌华所言,这更充分说明,清平镇的老场,就是清平场于1903年被水淹后才开始形成的。老场虽远离了水患,但地域狭窄,不适合场镇发展的需求,加之江水改道引发码头消失,故老场仅存在几十年后就被淘汰了,却又使清平场再度兴盛起来。

新闻推荐

奇特的大水井

大水井,外侧为明井,里侧被封闭后,井水抽至山顶蓄水池里,供几十户人家饮用。□武胜记者站闫金强本报记者胡佐斌文/图大水井,是一口老井,也是武胜县清平镇的一个村的名字。以一口老井作为村名,这口老井想...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