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集市穿越到都市 赶集赶出新经济 看传统手工艺如何撬动新消费、新制造

济宁晚报 2019-10-08 09:31 大字

在繁华都市赶一场“集市”,这听上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正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今天,将传统手工艺经由现代创意、包装,以“集市”方式向世人呈现,正成为不少制造企业、商业中心和电商平台的选择。在这些打破地域、穿越时空的集市中,手艺人找到了价值,现代商业遇见了传统美学,产业拓宽了空间。都市里的赶集,赶出了新经济。

集市不只是在商圈也活跃在网络上

交错的藤木象征着群山的错落,扎染轻纱勾勒出碧海蓝天……在北京侨福芳草地临时搭建的集市里,人们遇见了大理的“风花雪月”。

近日,依文·中国手工坊与北京侨福芳草地联合举办的“深山集市·风花雪月大理专场”开集。白族刺绣、鹤庆银器等上千款手工艺品经由现代设计创意与人们重新相遇,现场数万名“赶集人”通过非遗体验、共享设计等方式感受跨越千里的指尖艺术。这并非都市里的第一场集市。今天,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品或以集市名义,或以体验的方式走进都市生活,用全新的姿态和人们相遇。

大学刚毕业的北京女孩刘艺是集市的资深粉,一有时间就“泡”在这里和绣娘交流、设计。点缀蓝印花布的帆布鞋,是她这个夏天最自豪的创意。“既是一起设计一件工艺品,也是一起存放一段时光。”在刘艺眼里,这些工艺品拥有无限魅力。“赶集”的形式让很多人看到了“诗意的浪漫”,也让不少手艺人、创业者、品牌商遇见知音。一名甘肃创业者就在这里找到了伯乐——自己用当地工艺制作的小枕头开集一天就订出400个,并与设计院校接洽合作。

集市不只是在商圈,也同样活跃在网络之上。直播赶集、VR逛街等模式正在线上平台流行开来。借助互联网,来自全国多地的非遗技艺、传统手工正为更多都市年轻人所喜爱。以短视频平台快手为例,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条非遗视频在快手产生。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快手涉及的多达989项。传统手工艺成为热门标签。

“走心的创意,就会引领风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沉浸式的场景还原了生活与文化,将消费、制造、服务有了更紧密的连接。赶集,正成为时尚。

线下集市建立起村寨与都市的情感互动

集市不仅催生很多新模式,也构筑手艺人、制造商、平台方、消费者等生态圈,凝聚了许多的探索与创新。赶集,赶出了新经济。

一张银片,一把小锤,富了一个村子。在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传承千年的老手艺正成为脱贫新方式。村里的手工银器传承人寸光伟告诉记者,通过线上集市等方式,新华村由手工艺之乡变身淘宝村,现在几乎家家敲键盘,户户开网店,手工银器每年网络销售额超8000万元,产品销往中国各地和海外。

如果说线上集市架起了手艺人和消费者的桥梁,那么线下的集市则建立了民族村寨与都市人们的情感互动。将产品做成文化,把制造与消费、服务衔接,源自深山的手工艺术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打开市场空间。

以依文·中国手工坊“深山集市”为例,开办一年间,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十万件手工艺品成为爆品,上百万名消费者体验到来自指尖的时尚。中国手工坊成立15年来,已对接超过3万名绣娘,提取了5000多个纹样,与诸多国内外企业进行了订单合作,其中不乏国际品牌。

“山村与都市彼此既有拿来,也有给予。这既是全新的经济模式,也是文化的交流与自信。”张庆辉说。从打造数据库、搭建互联网平台对接资源,到开办集市唤醒市场,集市的背后凝聚了供应链的创新,也是共享经济的体现。通过共享设计、协同制造甚至共享商业,越来越多的指尖手艺正转化为指尖经济。

“如果说过去是感性的执着,那么今天找到了理性的坚持。”依文董事长夏华坚信,用文化的思维、共享方式做文创,将会催生百亿级产业。

集市赶好还需多方合力

集市里有产品、有制造、有文化、有情怀。它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新经济的探索与尝试。将集市赶好,由此激活更多创新、释放更多价值,同样需要共享思维,需要社会各界、产业各方的合力。

用集市留住手艺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认为,集市探索了一种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的新模式,但仍处在尝试阶段。要让更多人参与,仅靠企业推进或商业探索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合作模式、产业驱动等方面创新。“希望借助地方政府、相关协会挖掘和发现更多手艺人,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抱团赶集,形成集合效应。”孙淮滨说。

张庆辉认为,随着集市覆盖范围扩大,将会面临如何平衡个性化生产和大规模市场需求等问题,需要找到更多生产模式和商业出口,需要政府、企业家、手艺人不断思考和尝试。让集市催生双创。集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创意和市场是无限的。专家建议,探索线下集市与线上的融合,并与更多流量平台合作共建双创平台,将手艺人、设计师、创业者、投资方等有机衔接,激发活力。“不论线上线下,做好文化加法,手工艺保护和产业发展才会迎来双赢。”孙淮滨认为,集市的推进要注重品质、提升价值、融入精神,迸发更多文化力量。

(来源:新华网)

新闻推荐

甘肃中小学馆配图书现采服务中心成立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日前,甘肃省中小学馆配图书现采服务中心在兰州揭牌成立。今后,该中心将提供超过万种...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