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危房改造 实现安居梦

阜阳日报 2014-02-14 10:32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方克奎

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太和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去年让3300户困难群众告别了生活多年的危破房,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子,安居美梦逐一成真,生活质量大为提升。

危房变新房

时至立春,但近来天气依然寒冷。太和县马集乡马集村村民李国学吃过早饭,就和同村的老年人一起在自家新房前晒太阳,叙叙身边的高兴事。要说高兴事,李国学每每都会提起自己的新居,说到兴奋处,老人难掩内心的喜悦。

今年73岁的李国学是一名转业军人,常年患有胃溃疡、关节炎,仅医药费一年就要花费1万多元。由于家庭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他家的土坯房一直没有修建、翻新。用李国学自己的话说,房子上面倒塌了一截,下面垒了墙垛子,整个墙体要用棍棒顶着,可谓“补丁摞补丁”,属于危房。2013年7月,马集乡政府把李国学的房屋列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补助他1万元用于房屋改建。

在李国学家崭新的房屋内,记者

看到,虽然房子比别人家的小了点,但却简约整洁、窗明几净、温馨舒适。“三间砖混结构的房屋,还不到一个星期就盖好了,总共花了2万多元。房子盖得很满意,住着牢固、放心,再也不用怕刮风下雨天了。”住进新房子,李国学的精气神更好了,他把自己得意的一副画作——山虎图拿了出来,挂在水泥墙上,作为装饰。

在屋外一小块田地里,记者看到,地里种满了白菜、大葱、蒜苗等蔬菜。李国学的老伴付月娥从屋里走出来,指着房前的菜地说:“家门口有一分地,我就和老伴拾掇拾掇,全种上了蔬菜,就这一点,自家都吃不完,省的到集上买了;闲的时候,我也会揽些撕泡发的活儿,一个星期能挣几十块钱,也够给孙子零花钱了。”

“快过年了,都买了啥年货呀?”记者问。

李国学指着房梁下挂着的猪肉说:“这两天,已经开始置办年货了,赶集割了10斤猪肉,花了69块钱;其他的东西,再过几天去买。住上了新房子,今后的生活就安心了!”

让群众满意

“2013年,全乡共计改造危房120户,涉及9个村、216户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低保户、困难户、五保户。”马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启峰说。

朱启峰告诉记者,乡里建立了严格的申请审批制,按照“个人申请、村委集体把关、入户审核、张榜公示、政府审批”的工作程序来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确保了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还为接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的对象建立档案,保证最贫困的农户、最危险的房屋能享受到政府补助。

据了解,2013年,太和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300户,改造资金363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32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93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5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该县制定了《太和县2013年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及《太和县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对于危房改造的资金,实行县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补助资金全部通过财政涉农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确保危房改造完成一户,资金补助对照一户,真正将农村危改工程办好、办实。

新闻推荐

生态养猪效益好

本报通讯员 薛建邦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