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家“存口粮”浪费真不小全国农户每年存粮损失约400亿斤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11-07 10:15 大字

[摘要]全国农户每年存粮损失约400亿斤

开栏的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还有近半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只有充分重视农家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和技术,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此,本报本期起推出“关注农家储粮”专栏,期待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启迪与帮助。

秋收结束,记者在金寨县南溪镇曹畈村见到,不少农户在客厅又砌起了粮垛。山区地少,大部分人家收获的稻米也仅供维持一家人的口粮,因此,“存口粮”已成当地惯例。不过,由于储存设备的局限,农民每年储存的粮食会“大打折扣”。据国家粮食局统计,全国每年损失在农户储粮环节的粮食约400亿斤,相当于6160万亩良田粮食产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尤其是农户储粮数量巨大。 《“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显示,近年来,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每年约5000亿斤,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但由于农村粮食产后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造成农户储粮损失巨大。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400亿斤。同时,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科学储粮技术推广不够,造成粮食品质下降严重,甚至发生农药、化肥等对储粮的污染,给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据统计,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其中餐桌损失约500亿斤,储运环节损失150亿斤,农户存粮损失400亿斤,加工环节损失130亿斤。 ”省粮食局仓储处白侠峰告诉记者,农户储粮损失是造成粮食浪费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在安徽省表现得同样明显。

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徽省,农户储粮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储粮装具设备简陋。记者在乡村采访常常见到,不少农户储粮用的就是普通的编织袋和麻袋。安徽省气温高、湿度大,本就不利于稻谷、小麦等粮食的长期储存,塑料编织袋、麻袋的防潮、防虫、防鼠、防霉性能差,虫害、霉变、鼠食问题严重,导致储存的粮食质量劣变严重。

其次,科学储粮的知识严重缺乏。采访中,不少农户都坦言,用编织袋等储粮损失不小,不过,他们大多存粮只有千余斤,有点损失也不放在心上,对科学储粮更是缺乏常识,常常不能识别有虫粮无虫粮,对于粮食生虫、生霉等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农户甚至在储粮时使用高毒农药来杀虫杀鼠。

此外,针对农户储粮的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多年来,农业部门注重粮食的产前和产中环节,粮食部门注重粮库和粮点的管理,对于农村储粮,人们一般将其视为一家一户的事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民朋友甚至乡村干部都认为:“农村储粮千万家,家家自会有办法。鼠咬雀啄无所谓,虫蚀霉变不可怕”。

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兴起,储粮问题变得越发紧迫。临泉县的种粮大户王峰告诉记者,他今年承包了200多亩农田,收上来近20万斤小麦,由于粮食集中上市时价格不高,原本想将粮食暂时存放起来,但储藏难却让他望而却步。 “根本没地方存放,只好全部卖了,仅留了千把斤自己吃。 ”目前,各地秋粮已归仓,农户家中存储的粮食又多了起来。储粮有哪些好政策、好办法?从下期开始,本报将陆续介绍,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玉芳 实习生 许梦源

新闻推荐

省食药监局抽检食品三家面粉不合格

本报讯 8月12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公布2015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通告显示,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作安排,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71批次产品进行了监...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