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梦回马家窑 用双手触摸彩陶的温度

定西日报 2017-05-14 11:30 大字

本报记者张艳君

在临洮县城西南十公里处的洮河西岸,有一个村庄叫马家窑村,在马家窑村的一个普通的小土坡上刻着一个人类源头文化的印记,一个被彩陶之光映照得举世闻名的地方——马家窑遗址。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瑞典学者安特生骑马来到这里,从此,一个承载着史前文化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

安特生站在村西的断崖下,看着深厚的、凹凸不平的黄土层,仿佛在昭示着一个不为人类所知的远古岁月。随即,他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考察和挖掘工作,当一件件器型精美的彩陶出现在眼前时,他惊喜万分,仿佛看到了那个刀耕火种的洪荒岁月。

马家窑文化记录了一个远古部落群体——古羌人长达5000多年的风雨历程,那些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彩陶是在原始农业的影响和召唤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凝结着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滥觞。

先民们制作陶罐,用来蓄水、贮藏、烹煮食物等,陶罐的器物类型随着生活的发展从初期的盆、钵、碗、瓶等塑形为后来的罐、壶、瓮等众多器型。为了审美和信仰崇拜,在陶罐上描绘上各种图纹,而这些图案纹饰便成了原始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马家窑文化初期的彩陶中有众多的植物叶纹、锯齿纹、鱼纹、网纹、编织纹,这些纹饰刻画着先民对大自然的认识。此外,水波纹、大漩涡纹这些和水有关的纹饰说明先民们逐水草而居,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却又无法抵御水灾的危害,敬仰水又害怕水的心理让他们对蛙,这种两栖动物产生了崇拜,彩陶纹饰便从水崇拜的有关纹饰成为蛙崇拜的蛙纹图案。当马家窑文化彩陶进入晚期时,花纹图饰经过画工艺术的升华,更加趋向规范化和图案化。这些抽象的动物图纹,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

在今天,马家窑的子孙们,也在试图重新点亮先民手里那一脉窑火的光芒。在临洮县洮阳镇河口村,这里的很多人从祖辈开始就把马家窑彩陶复制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表达着对马家窑彩陶之美的欣赏和再创作。

闫建林作为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临洮人,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马家窑彩陶仿制技艺,是闫氏家族仿古彩陶制作的第五代传人,创建了家庭作坊式的彩陶复制技艺传习所。

当那些来自马家窑文化遗址的黄土再次被他揉捏在手中时,我们仿佛看见了几千年以前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不断地用手掌拍打泥土,用手指检验泥土的水分、粘性,然后把陶泥放在拉坯机上,控制转轮速度,双手把摊在拉坯机中心的陶泥一遍又一遍地捋起来,蘸上盆里的泥水,陶坯的表面瞬间光滑亮丽起来,形成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再捏上古羌人时代用作拴系绳子的“耳”和其他装饰,陶罐主体便制作完成。

闫小虎作为闫氏家族仿古彩陶制作的第六代传承艺人,他从小对父亲制作彩陶的过程耳濡目染,并系统学习了仿古彩陶制作技艺。晾晒好的、湿度适宜的陶罐在闫小虎手里不停翻转,他用十多种不同工具对罐体去粗取精。接着便是抛光打磨,每个陶罐需要一至两小时的抛光打磨,才能符合后期绘制的要求。彩陶绘制以毛笔作为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今天的仿古彩陶艺人像远古的古羌人一样,在陶罐上一笔一画描绘洮河的潋滟水波,水里跃动的鱼蛙蝌蚪,头顶的日月星辰,还有远古人在丰收的原野上载歌载舞的飞扬姿态……

最后,将它们交给那一窑明亮而温暖的窑火,绘制在彩陶上的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经过熊熊火焰烧制后发生化学反应与陶罐融为一体,形成的色彩不易脱落且美观逼真。出窑的陶罐浴火重生,我们称之为马家窑仿古彩陶。

现在,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仿古彩陶,已然走向全国各地,见证着马家窑文化的传承历久弥新。

新闻推荐

公路施工公告

因我单位管养的G75兰临高速公路上行线K29-K91路段,安家嘴、井坪、三十里墩、临洮北收费站匝道及省道311线定临路K43+620-K96+838路段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自2017年5月15日起至2017年7月15日进...

临洮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洮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