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 社区矫正 让迷途人员回归社会

达州晚报 2015-08-28 13:11 大字

“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2012年,社区矫正制度确立以来,万源市累计让313人解除矫正,回归社会。今年,随着达州首家“社区服刑监管矫正中心”落户万源,进一步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和统一。

心理疏导

让内心盛满阳光

心理咨询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涉嫌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具体情况,才能制定矫治方案。

在万源市社区服刑监管矫正中心,心理咨询室内摆放着舒适的靠椅、沙盘,以及许多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沙盘是精心设计的,可以看见大海、蓝天,细细的沙粒让人心情彻底放松。

万源市建立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心理教育与心理矫正的信息化平台,经过风险评估、首次谈话、心理测试等流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审前调查信息、再犯罪风险自评过程、犯罪人格与犯罪心理测试结果、日常监管表现状态等方面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心理档案,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矫正对象,逐一进行个案矫治、跟踪回访,帮其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万源市检察院、司法局与国土、林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建成了占地70多亩的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基地,让服刑人员在公益劳动中增强其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帮扶引导

为“三无人员”找寻工作

“现在娃儿改邪归正了,还找到了一份工作,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万源市一社区服刑人员的父亲肖某对此很是感激。肖某说,自己常年患病,儿子5岁时妻子就离世了,现在儿子不到18岁,犯了事,却没有被关进监狱,还能时常照顾自己,“检察院的干警看到我生活特别困难,送来了大米和菜油,还帮儿子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工作。”

针对生活上确实有困难的未成年人,以及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人员”等特殊服刑人员,万源市出台了“社区矫正检察帮扶工作制度”,对帮扶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予以规范,协调就业、民政、畜牧等部门,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避免因生活困难重新犯罪。

近两年来,他们先后为13名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帮扶资金1万多元,帮助5名社区服刑人员找到了工作。

(魏莉 本报记者 向也)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达州高新技术项目吸人眼球

昨日,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正式开幕。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城市及本次科博会川东北经济区轮值市,达州有24家企业23个项目参展亮相,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方...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