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城春节习俗往事
春节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县城春节习俗活动虽于农历腊月就开始,但主要活动还是从农历三十起到正月十五结束,
那些年,春节前夕,我与小伙伴们常在大街小巷相互勾扯着脚跳跃,拍着手唱起那时的童谣:“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特指年三十阖家聚餐,菜品不但丰富,还很讲寓意:鸡寓意年年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等。我们家吃年夜饭时,特给外地不能回来的大舅留一个座位,并摆上碗筷。一家之主爷爷当天分外高兴,儿孙满堂,笑容可掬,首先举杯拜神祭祖。奶奶虔诚端着鱼盘,盘内盛着一条头尾完整的鱼,走出门外,捧至头顶说:“谢谢老天爷,我们又活一年了。”我望着满桌菜肴,肚子却早已饱了,原来,奶奶在制作年夜饭时,我在一旁偷嘴,油炸汤圆、酥肉、腊肉吃了好多。
年三十晚守岁熬年:古时的人认为,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的寿命;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守岁有不同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年兽就要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人们为了躲避年兽,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睡觉,防备袭击,坐等天亮。后来,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张贴红纸、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年兽就不敢再来。我们全家人聚在一个四方木架的火炉旁,边烤火边唠着家常。我打着瞌睡,半梦半醒,等着正月初一零时在火盘上烘烤锅盔夹腊肉。吃锅盔时睡意顿消,油在嘴角流淌,脸蛋被炭火照得通红。不知好久已睡在床上,醒来迅即掀起枕头,翻找大人给的压岁钱,穿上母亲放在床头上新衣,出门放起新年第一颗鞭炮。初一大街上的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新鞋,戴着新帽,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我们小时候压岁钱不多。前几年,我小孙女从南京到达州过春节,亲友们给她的压岁钱就有数千元。大人要她上交,她不乐意,一直撅着嘴,说:“这钱是我的,凭啥上交。”要我帮她作主,我好犯难。
吃汤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吃汤圆,所以又叫“吃元宵”。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位宫女,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助她,就对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此劫,唯一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在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汤圆分有馅与无馅。正月初一、十五早晨一般吃有馅的大汤圆,馅可单独为红糖,或用黑芝麻、花生、核桃、猪油、白砂糖等为原料做成,甜的汤圆搓成圆形。我不喜吃甜汤圆,大人将年夜饭所剩腊肉剁细成馅,搓成条状的肉汤圆让我吃。吃完后,小伙伴们欢聚在一起放鞭炮,相互问“你吃了几个汤圆”,吃得多的就洋洋得意。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走亲访友、请春客、“吃转转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都是彩龙、狮子、大头和尚、车车灯、八台、金钱棍、秧歌、腰鼓队伍,向市民拜年。夜晚,则是火龙世界,明亮的龙头在人们手上不停地摇晃,游走在大街小巷,锣鼓声很远都听得见。
彩龙(花龙):用竹篾扎制及各种软缎或花布装饰而成,龙身造型逼真,一般有9节,长20多米,一般在白天表演,龙与“宝”纠缠连绵,使观赏者领略到巨龙夺宝的恢弘气势。舞“宝”者多是老者,吹着口哨,具有引领作用。龙头几十斤重,舞龙头者要力大;舞龙尾者紧随龙身起伏摇摆,极需体力。我与小伙伴兴奋地跟着彩龙奔跑于大街小巷,但见,二条彩龙相遇,相互舞动,翻滚腾跃,活灵活现,人群沸腾欢呼。
狮子、大头和尚、猴子:狮头用竹篾扎制,狮身用彩色的布条制作而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声中,装扮成狮子的样子,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中国狮舞有南北之分,各区域不尽相同。达县版本:传说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吞吃村民,大头和尚(佛祖)手执葵扇起舞,驱赶狮子,猴子即孙悟空。佛祖表演者头戴大头和尚面具,身穿长袍,手握葵扇逗引狮子,猴子则在一旁跳跃配合。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与水泥电杆厂同事黎谷生参加舞狮,他有武功基础,舞狮头,我舞狮尾,在人民公园灯光球场参加比赛,居然获得二等奖。
车车灯:又称逗幺妹、跑旱船,用竹竿、彩绸、纸花制作,装饰成一辆花轿,周围用布围裹。起源于清朝末期,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表演时“车车灯”内女子叫“新媳妇”,前面丑角留长辫画小花脸,后面驼背丑角叫“烧火佬”(公公的别称),旁边一媒婆,脸上画一颗怪痣,手执长烟杆。锣声起,这几名演员翩翩起舞,忸怩作态,滑稽可笑。唱词内容广泛,见啥唱啥,也穿插一些逗幺妹的唱词:“车内幺妹长得好,专门等我把你讨……”有的车车灯表演,只有新媳妇与媒婆二人。上世纪六十年代,纺织厂刘承碧表演车车灯媒婆,手拿长烟杆,跑来窜去,扭前扭后,与新媳妇或围观者相互嬉逗调笑,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大家都叫她“笑怪”。
扎八台:将一张四方木桌翻过来四脚朝天,用竹棍穿绑做成抬桥,装置成一个漂亮小戏台,里面坐着三至四个五六岁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造型,由大人扛抬着游行。据说有八张桌,故名“扎八台”。人们夹道相迎,先睹为快。小时候,我多次要求坐八台,大人总是说:“明年春节安排坐”,可就是明年复明年,至今我都没坐过八台。如今扎八台已失传,查“搜索”无该词条,相关志书记载语焉不详。以前三汇“扎亭子”有高矮之分,扎矮亭子近似扎八台,也是用四方木桌,但不翻过来,桌面朝上,两三个小孩化妆成戏剧人物或坐或站在桌面上,四个大人杠抬游行,矮亭子(一层)走在高亭子(三至五层)前面。现在三汇仅有高亭子。达县城民国时期也有“扎亭子”的习俗,扎八台或就是由“扎矮亭子”演变而来。
金钱棍:又称连宵,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钱棍的一般做法是由一根竹棍两端嵌上几枚铜钱,再缀以流苏,竹棍一般长约三尺,以前在我国南方不少地方盛行。有一种说法:北有秧歌舞,南有金钱棍。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达县城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跳金钱棍的游行队伍。
烧火龙:人们为求平安,风调雨顺,减少瘟疫而形成的习俗。制作:用竹篾编制龙宝、龙头、龙身、龙尾,抖上木把做成龙节,糊上白纸彩绘上龙形图案的鳞、脚、爪等,挂上用麻丝做的龙须,并由10多米的麻布连接。另有火狮,用大竹筲箕制成狮头,麻布做成狮身,一人表演。还有为火龙开道的牌灯、小龙虾、鳖、金鱼、白菜形状的灯笼。烧龙者用硝、硫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药,填进石头花钵里或竹筒里做成烟花,或者烧铁水,烧炭丸,放鞭炮等。烧火龙时,队员打着光胴胴,只穿一条短裤,头上搭一条湿毛巾遮住面颊,头顶一个甑本(竹篾条编的尖顶,蒸饭用的厨具),用于保护头部。烧龙者抱着点燃的烟花冲向火龙,刹那间,烟花四溅,火龙被焰火团团包围,人声鼎沸。舞火龙的汉子任由喷射的烟火烧炙着肌肤,狂喊:“爽快”“舒服”!几天火龙耍下来,汉子们浑身被烧满芝麻大小的伤疤,要一个多月才能痊愈。我与小伙伴们跟随着火龙,在达县城内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小时候记忆最深的烧火龙点:凤凰头行署门前场地宽阔,铁水满天飞舞,我头顶着棉衣不停跳动,仿佛自己成了耍火龙的一员。珠市街商业局火红的炭丸在火龙上面抖动,似燃烧的红色布帘映亮了夜晚的天空。翠屏路同康药房燃烧的烟花光焰喷射,有一个舞狮者掀起麻布任由烟花燃烧自己,表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好汉,不一会儿却用竹筲箕狮头抵挡焰火,逃离而去,让观众大笑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原达城春节期间习俗活动的竹篾制品,多由原大西街两个石狮子对面的几家花圈店扎制。有一店家叫“九叔”,其儿子叫“牛脑壳”,是我的小伙伴。正月十五忙过后,“九叔”就会在自己的花圈店内设家宴请大家,我们小伙伴参加,大块门板腊肉特别让人难忘。
如今,当年的小伙伴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儿孙满堂。今年春节即将来临,好想再与小伙伴们在大街小巷相互勾扯着脚跳跃,拍着手唱起那时的童谣:“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程序)近日,达川区南坝公园一名4岁的小男孩与家人走散。达川区公安分局金华派出所的民警辗转寻...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