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 老年人想爱不容易?

达州新报 2019-11-22 00:56 大字

手机叫车、移动支付、网络购物……互联网时代,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出门在外一个手机就能搞定衣、食、住、行、购。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不少老年人却被充斥在生活中的种种高科技产品搞得苦不堪言。

近日,记者在达城采访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高科技产品由于操作复杂,已成老年人生活里的一道新难题,原本便利的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手机支付卡住老年人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黑龙江鸡西一位67岁的老人在某超市买了8.8元的葡萄,排队交款时,被收银员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微信。老人一怒之下拿了葡萄就走,被保安拦住发生冲突。老人很生气地说,“我拿的又不是假币,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吗?"最后,在保安协助下,老人使用了现金完成支付。

这样的微信支付卡住老年人情况在达州也很常见。七十多岁的王大爷开有一家店铺,因为孙子外出进货,他自告奋勇给孙子守店。没想到,晚上结账时却发现当天的营业额还不到平时的一半。一问原因才知道,原来因为担心上当受骗,王大爷拒绝了不少要求扫码支付的年轻人。“宁可少做生意,也不能做亏本生意。"

但如今的信息时代,不会手机收付款几乎不可能在市场上立足。在市场上,记者发现不少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摊位上虽然挂出了二维码,但经了解,这些老年摊主都表示,二维码是家中孩子帮忙弄的,到底如何收钱,如何提现,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家住老城区的吴大妈和她的朋友们也是这种情况。她们经常外出游玩,遇到要乘坐火车外出时,总会先安排人收集所有人的身份证,并提前到火车站排队购票。对于手机购票,吴大妈表示,学过不下十次也学不会,还不如自己去车站购票省事放心。

“高科技"功能成鸡肋

而这样的网络难题在生活中时有发生。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了几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都不能够将智能手机的功能玩透,其余老人都是通过子女教后才学会一部分。

65岁的谭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教了她不下五遍,她才学会了滴滴打车。第一次使用时,还得到了司机夸奖,“老年人自己用滴滴真能干!"不过除了日常要用的打车软件,她用智能手机几年了,至今微信里的功能还只会用聊天和发红包,其他功能一概不会。听说可以在微信上缴电费、水费、电话费,谭女士直摇头,“学不会,太复杂了,还不如去排队,用现金支付省事。"

除了智能手机,生活中不少“高科技"功能对老年人来说也是鸡肋。68岁的赵先生,儿子专门给他买回智能电饭煲,除了煮饭还有煲汤、蒸煮等功能。但锅买来一年多,赵先生就只用了煮饭这一个功能,其他功能根本不会用。说到这些“智能家居",赵先生特别不喜欢,“方便了年轻人,对老年人来说就特别麻烦,怎么学也学不会。"赵先生儿子家里的电视机需要连接Wifi才能看,每次赵先生去都是打开电视只能按到什么就看什么,连遥控器怎么使用都不会。有一次正好儿子外出,赵先生不知道怎么就把电视网络弄掉了,只得呆坐几个小时,等到儿子回来才连接好。

“网络时代"不少老人玩不转

现在达城很多小区里,都装了智能快递箱,快递员把包裹寄存在智能快件箱内,智能快件箱会自动向收件人发送提取密码,收件人凭密码即可提取包裹。不过,有的快递箱要求下载APP,有的要求使用微信扫一扫。结果,使得不少老年人根本玩不转。

家住达城南外的张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张阿姨说,什么叫APP她都一直没弄明白,在女儿手把手的帮助下,她也只学会了淘宝和微信的使用。淘宝用上手之后,她也经常下单购物收快递。“从前不在家的时候,快递员会打来电话说把包裹放在门卫室,我去取也方便。突然有一天手机收到了一个快递员发来的短信,让我下载APP获得取件码再取件。"这可把张阿姨难住了,不得不等到几天后,张阿姨的女儿从成都回来后帮她操作,让张阿姨十分心烦。现在张阿姨淘宝购物,都会特别强调:不要放进快递箱。

全社会应给老人更多关爱

智能机越来越普遍,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很多老年人却无法充分享受这些便捷的服务。有的老人即使用着智能机,却连网络都不知道是什么,面对已经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的社会,伤害总会来得猝不及防。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自助服务机,可以挂号、缴费,还能打印检验报告等,是非常便民的措施。可这些自助服务机,在大多数老年人眼中,依旧是“不会用的机器"。无法自助,需要他助。这些在我们看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高科技,让不少老年人有了一种被社会抛弃的焦虑感。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1年到2020年,全国每年新增老年人596万人;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人;2021年以后,伴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步入老年,全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而老龄化程度还在逐年加剧。

许多老年人跟不上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甚至不少成了“网盲":网上银行不会用,网上购物不会操作,高铁、地铁电子购票、网络订票不会,有的老年人连智能手机也不会用,许多老年人几乎成了高科技社会的“边缘人"。如何让老年人也能乘上信息时代的列车,涉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祖父母、父母,更涉及终将步入老年的你和我。

记者在采访中,不少从事老年工作的人士呼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设计科技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将产品做得尽量“傻瓜"点、简单点、方便点。只有降低门槛,更加人性化、适老化,才能让老年人逐渐融入信息社会。

同时,全社会都应该担负起为老年人网络扫盲的责任,让老年人学会使用高科技产品。建议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办免费培训班,老年人的家人尤其是子女多一些关爱、耐心与陪伴,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与使用智能产品。鼓励老年朋友走出家门,主动寻求帮助,积极学习,学会使用智能产品。如此一来,老年人在解决高科技带来的困扰时,也能适当充实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学。

新闻推荐

职场95后“裸辞”要冷静 业内人士提醒:做好职业规划再行动

你眼中的95后还是小孩子吗?1995年出生的“小孩子”现在都24岁了。他们中不少人不仅早已参加工作,更是“跳槽”大军中的主力...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