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至县政协建议警惕村官“走读”现象

江淮时报 2013-09-17 09:29 大字

本报讯 “上午到村,下午回城。 ”日前,东至县政协呼吁,村官“走读”现象,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到集镇或县城居住,其中就有少数村干部。村官“走读”原因,东至县政协委员说,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很多村小学合并到集镇中心学校,子女上学远、上学难便成了村干部的一块心病;也有村干部考虑到教学质量问题,将子女转学到县城或集镇学校,因为要陪读,所以很多村干部便在县城或集镇建房、购房、租房居住。另外,还有享受心理、攀比心理、个人发展等原因影响。

“村官走读产生的负面效应。”东至县政协委员说。农村工作的特点是群众白天忙生产,早晚得空闲,早晚才是村干部工作的最佳时间,而村干部一旦住进城里,必然错失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良机。长此以往,自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还会削弱村务功能。党和国家的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措施需要村干部去引导、抓落实,村干部长期在县城或集镇居住,早出晚归式的走读,且多是村两委主职走读,其他村干部即便在村,往往也是遇事做不了主,以致党和政府与群众信息沟通出现“断层”,会造成落实中的“梗阻”,甚至滋生腐化风气。

东至县政协认为,村干部“进城”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出现“走读”却为群众不满,为党的基层工作不容。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交通的便利,这种现象大有发展蔓延之势。为此建议,加强思想教育,让村干部思想上不愿走。对走读村干部的教育要具有针对性,要从农村工作需要出发,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尤其要加强对村两委主职的教育,通过定期走访谈心的方式,让他们提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严格管理制度,让村干部行动上不敢走。严格监督管理,让村干部工作上不便走。

(本报记者毛学农)

新闻推荐

建言之路通且畅

建言之路通且畅,民主协商捷报传。日前,安徽省各地频频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些凝结着各级政协委员心血与智慧的提案与建议得到良好落实,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缕缕新风。马鞍山市给渣土车定规矩...

东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