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引领 “双圈”互动

眉山日报 2022-01-16 02:38 大字

成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火热,图为成都国盾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图据《成都日报》)

作为一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操作指南”,《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近日出台。《实施方案》中,“加快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被置于首位,对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划定了路径。

新格局如何构建?从方向上看,《实施方案》明确推动重庆成都双核引领相向发展,并要求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强化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互动。从路径上看,《实施方案》提出做强成渝发展主轴、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等具体措施。

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

加快“三区三带”建设 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

促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 巩固都市圈公交“一卡通”成果,推进成德眉资4市“一卡通乘、一码通乘、优惠共享”全覆盖

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推动平台共享 建成“科创通”眉山、资阳分平台,推动平台向都市圈区(市)县延伸服务

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

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 联合开展“川货全国行”“企业市(州)行”、餐饮美食文化等特色促销活动,深入实施都市圈老字号焕新计划,联合开展蜀道、蜀味、蜀景等区域特色川字号品牌推广活动;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共建开放合作平台 申建天府国际机场国家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推动德阳、眉山、资阳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

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打造医疗协作共同体 推进医疗机构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和“医疗卫生专家库”共建共享,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健康卡就诊“一码通”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优化绿色生态空间 协同打造龙泉山生态绿心,同质同标有序推进龙泉山森林公园建设,联合实施“增绿增景”生态工程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 探索建立都市圈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使用管理机制,支持4市统筹用地指标,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对内建好“都市圈” 对外加强都市圈互动

“设立都市圈,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和细化,也是‘十四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具体抓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认为,《实施方案》在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中强调“都市圈”的作用,能在川渝跨省级行政区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后,通过都市圈这个平台载体,取得更加实际的成果。

《实施方案》对如何打造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均进行了明确。比如,成都都市圈的发展重点在于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推进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这些产业带在成都都市圈内都是有一定基础甚至实力雄厚的,《实施方案》将引导我们进一步往产业集聚和高端产业方向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同城化办公室副主任陈凯说。

以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近年来,成都、眉山两地跨区域布局项目,目前已有两地产品配套企业130户,在建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达362亿元,初步形成产业生态圈。

对内建好“都市圈”,对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实施方案》尤其强调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的互动,推动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强化功能协作,承接重庆中心城区、成都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效提升服务配套重庆中心城区、成都的能力,打造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脊梁”。

“西部的都市圈与沿海都市圈相比,开放程度不及后者,但有独到优势。”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教授汤继强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建设,正让西部地区成为西向、南向甚至北向开放前沿,成渝抱团互动,有条件有机会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做大做强“极核”城市 推动“双核”相向发展

作为成都都市圈的核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成都未来怎么干备受关注。

“2021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只有继续做大‘主干’成都、做强极核,在川渝合作框架机制下谋划推动核心城市联动深化合作,才能引领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向前。”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羽说。

如何做大做强?“发达的都市圈首先要有世界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建议,成都应依托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着力于协同延长产业链,扩大区域内产业内部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吸纳集聚要素资源,通过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引领带动,实现“建圈强链”。

“双核”互动也是《实施方案》着墨重点。《实施方案》给出具体方向——重庆向西、成都向东相向发展,并对渝东北川东北地区、川南渝西地区、川渝毗邻地区如何协调融合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以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为例,《实施方案》明确,支持自贡、泸州、内江、宜宾、江津、永川、荣昌等共同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机制。“既有超大城市层面的联动,也有市区之间的探索,点面结合,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创新体制机制,整体带动成渝地区空间布局优化、功能体系完善、发展能级提升。”陈凯表示。

成都超算中心与130余家 重庆用户达成合作意向

延伸阅读

“成都超算中心目前已与重庆大学等重庆130余家用户达成合作意向!”近日,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勤介绍。

成都超算中心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于2020年9月正式建成投运。

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大量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数据资源,不但会为成渝地区带来新一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会为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提供丰富的研究依据。而作为成渝两地唯一国家超算中心,建成投运一年多以来,成都超算中心深入成渝地区的基础科研、产业赋能、城市治理、民生服务领域用户,广泛调研各行业领域用户计算需求。

截至目前,成都超算中心已部署学科计算软件200余个,完成量子生物信息系统等12个超大体系课题项目,服务涵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30余个领域。

“成渝中线”

高铁技术研究再提速

1月6日,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消息显示,作为首批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之一,“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运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即将迎来核心装备试验验证,预计年中完成面向列车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测试,年末有望实现列车车载节能驾驶操纵优化。

该项目将突破“成渝中线”高铁线路中复杂山区环境高精度实时定位等共性难题。项目负责人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黄德青表示,解决共性难题离不开两地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上的联合攻关。“重庆交通大学在智能感知、智能导航等技术领域的支持,不仅会让项目研究更加深入,也会让项目成效越发明显。”

该项目是川渝两地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方面的缩影。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两省市科技部门将继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合作共赢的技术攻关新格局。

新闻推荐

成都永陵博物馆门票可网上预约了

近日,记者从成都永陵博物馆处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关注该馆微信服务号“成都永陵博物馆”即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