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抢夺,瞄准复合型研发人员

四川日报 2022-01-14 05:55 大字

节后第一天的研发部,为何大半座位是空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1月4日,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成都紫光芯云中心28楼,紫光同芯成都分公司研发部的工位空了一大半。

本该热火朝天的研发部,为何空位这么多?

从40人到200人

“招兵买马”是重点工作

“生意不太好?”面对记者有些直白的提问,公司工作人员张玲哈哈一笑,“当然不是,我们人手还不够呢。”她解释,成都分公司去年刚成立,目前研发人员只有40余人。

研发部的计划规模是200人。“空位是为即将新招的人员准备的。”张玲介绍,公司开年后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招兵买马”。社招、校招,都是重点。在成都专门设立分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好这里的人才储备。“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有很多优质大学生资源储备。成都优质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也培育了很多成熟人才。新鲜血液和成熟骨干都多,是个人才宝地。”

虽是宝地,但她也坦言,人才抢夺的竞争很大。

有企业统计平台数据显示,成都芯片相关企业数量近2000家,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人才缺口明显。“尤其是当下,各领域芯片(核心元器件)供应出现短缺现象,更大的市场需求让芯片产业再次站上风口。”

楼下的紫光同创成都公司,则把精力放在通信类芯片上。路由器、交换机、身份证等相关芯片,是他们的主攻方向。该公司工作人员郝美玲说,公司现有员工近百人,九成是研发人员。研发方向覆盖软件到硬件全链条。“这种软硬件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更符合市场需求。软硬件都在行的复合型研发人员,将是我们今后的招募重点。”

“芯”“云”+应用

生态闭环将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一场更大的融合,正在这里慢慢成型。

成都紫光芯云中心主要吸纳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科技企业入驻,旨在打造“芯”到“云”的全产业生态,是紫光集团在西南地区的信息产业集聚之一。

“设立这个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打造以‘芯’‘云’产业为核心的生态闭环。”紫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已入驻长江存储、紫光国微等紫光下属产业公司。

专门在四川打造这个生态闭环,是因为紫光尝到在四川发展的“甜头”。上述负责人说,“天府机场、华西智慧医疗、四川省政务云等项目,都是我们的业务‘大单’。四川数字化建设的态势,让我们看到更多新机遇。”他认为,赢得机遇的最好方式,就是融合相关板块资源,打造产业生态闭环。比如紫光业务板块专门在成都设立的研究院,就正在主攻5G应用。

“要把5G应用融合到生态闭环中来,我们正进行的‘5G与存储’研究方向,是今年行业的热点。这个方向的应用场景很广,如在医联体单位的远程医疗应用中,它能成为医疗资源调配的技术纽带,真正把优质资源普及到更多地方。”这位负责人说,5G网络在这项应用中的全面替代,不仅能提升运行能效,还将带来比“4G+WIFI+光纤”模式更低的成本。

成都紫光芯云中心有两栋大楼,一栋为紫光旗下企业使用,另一栋专门提供给其他关联企业入驻。紫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以“芯”“云”为基础成熟的产业生态闭环,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科技企业。这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过程,将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效应,为区域经济带来更多活力。

【新年展望】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管志强:2021年,我们深度参与多项四川省重大数字化项目建设,为四川省打造数字经济名片、助推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撑。

2022年,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我们将锚定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公司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携手生态伙伴一起抢抓发展机遇,真抓实干,全力冲刺,助推四川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紫光同芯成都分公司研发部空空的座位,一定程度折射出当下行业人才的缺口问题。缺人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是缺少符合条件的人。

以成都紫光芯云中心为例,融合发展打造生态闭环的背景下,既懂硬件又懂软件的人不够;既懂5G又懂存储的人不够;既懂算法又懂芯片的人不够……

跨界融合发展,几乎成为当下科技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而这背后的人才支撑,一直是业界头疼的问题。如四川能找到突破口,其发展经验将具重要借鉴意义。

新闻推荐

双向八车道 成华大道这一段正式通车

本报讯(记者李颖)记者从成都城投集团获悉,由成都城投建设集团负责建设的成华大道(中环路至民兴路段)道路改造工程于日前基本完...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