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别让戾气一路蔓延

内江日报 2015-05-09 00:51 大字

◇陈玉玲

最近,发生在成都的“怒路”事件引起公众关注。此事件发展的脉络大致如此:女司机被暴打视频曝光——施暴男司机被警方控制,其行车记录仪还原事件经过——网民展开对女司机的“人肉搜索”,曝光其违章记录、开房记录等隐私——网络上展开各种口诛笔伐……

事件不断发酵,戾气一路蔓延。

根据施暴男司机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记录,女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数次违法变道,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是恶性驾驶的戾气;男司机与女司机一路斗气,上演“速度与愤怒”,最终“升级”为痛殴女司机,这是以暴制暴的戾气。这两种戾气刺痛了不少人的眼睛,让观者脊背生出凉意。目前,涉事双方都在为各自的戾气“埋单”。

而让笔者惊心的,不仅是上述两种戾气。事发后,有的市民大呼女司机“欠揍”,称那段打人视频“看得过瘾”。更有网民对女司机开展“人肉搜索”,大肆曝光其个人隐私,对女司机不断展开“道德审判”。这种站上自以为是的“道德高地”,恨不得“扒人三层皮”的戾气,同样让人后背发凉。

诚然,女司机在此事件中有错,但无论她有多大的过错,也没有人有权力对她进行暴力殴打。以暴制暴,是对法律的践踏,对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叫好,则是残忍的看客心态,网上“人肉”女司机的行为,更是对已然躺在病床上的女司机进行“补刀”。

一个有错的人“倒在地上”,公众“千万只脚踹上去”,这不是对正义的捍卫,不过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实施另外一种暴力。这种暴力,是一种肆无忌惮扩张的“恶”,这种“恶”带给当事人的伤害,往往比肉体上的伤害影响更为深远。从这个角度看,弥漫在“看客”身上的这种戾气,比斗气开车、暴力殴打的戾气更可怕。

无论是马路上的戾气,还是网络上的戾气,都是置法律、道德、良知于不顾,只图逞一时之快的自私表现。笔者认为,一个理性的、成熟的公民,面对这样的事件,不应该火上浇油,用愤怒放大愤怒,而是用包容、理智的心态,阻止戾气的蔓延,对事件作出客观分析,通过事件反躬自省。

新闻推荐

从“路培国刻字”伤无辜看“人肉”乱喷

背景:近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前出师表》石刻遭一名游客恶意刻上“路培国一游”。此后,有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指认,刻字者是扬州大学毕业生路培国,并对其进行辱骂。然而,这个路培国属于躺枪无疑,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