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亩地发挥两三亩的效用” 赋能乡村振兴 成都有群“科技特派员”

成都商报 2022-04-01 01:09 大字

丙灵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图据锦观新闻

3月31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在蓉举行,以进一步加强成都市科技特派员的交流合作,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在国家层面,2012年、2013年,科技特派员工作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也被写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科技特派员也是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成都,“科特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一直活跃在乡村田野一线,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变“魔术”

“让一亩地发挥两三亩的效用”

简阳市科技特派团里,共有12个省市专家担任科技特派员。作为特派团团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都市现代农业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富已是“科技特派员”中的“老兵”。

“简阳的水果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也是其优势特色农业。”曾先富举例,简阳市以晚熟柑橘、晚白桃为主的水果产区,现有种植面积上万亩,水果林地空间基本处于未利用状态。

基于上述情况,特派团决定将具有立体农业、多元化增收、生态循环农业特征的林下食用菌高效种植技术引进简阳市。这种“立体循环经济”的模式是:在不增加土地租金成本的情况下,让食用菌的种植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将当地玉米、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养料,生产完全绿色生态优质的食用菌,达到既收果又采菌的效果。采菌后残留的菌渣又作为水果种植的优质有机肥,下季接着套种一季红薯或土豆。

2020年秋季,特派团在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初步示范了20亩林下赤松茸和10亩林下羊肚菌,经过原材料和菌种筛选、技术规范制定、多轮技术培训、数次田间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渠道指导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曾先富给记者算了笔账:示范基地预计亩产量在2500斤以上,亩产值超过10000元,亩纯收入超过5000元。

除了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农户打通全产业链。曾先富的思路是,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即由公司负责提供菌种、供应原材料、把控技术、回收产品与集中加工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当地农户,农户从事种植管理与采摘。“这种模式能减少农户的种植风险,彻底解决老百姓分散卖、效益得不到保障的难题。”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离不开科技。科技在提高农产品品质、资源利用率、质量水平上都起到关键核心作用。”在他看来,科技能让一亩田地发挥出两亩田甚至是三亩田的效用,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组队伍

形成省-市-区县梯级人才结构

在成都,“科特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科技局按照四川省“一县一团”组建科技特派员的要求,选派各领域农业专家209名,实现了成都市所有区(市)县全覆盖。

与此同时,为提供精准科技服务,采用“互联网+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共开展培训、咨询和指导200余次,培训农户上万人次,重点培训帮扶对象6000余人次。

为进一步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今年,成都市科技局将结合“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建设,随时随地通过平台接受农民咨询,做到远程服务、在线指导、即时反馈;摸清摸透各功能区、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和项目需求,整合科技特派员资源,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围绕成都市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实施联合攻关科技项目。

同时,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壮大队伍。筛选与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家人才,形成科技特派员后备库;逐步扩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增加农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专业人才,打造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人才队伍;数量上逐步增加成都市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梯级人才结构,形成省-市-区县三级队伍。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实习生 张业欣

新闻推荐

简医这群志愿者累计服务已超5万小时

3月4日早上8点40分,42岁的志愿者陈芳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准时来到简阳市人民医院,在医院核酸检测点协助维持秩序。身穿橘...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