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著名作家黄济人文化求同存异 成渝取长补短

华西都市报 2020-05-15 01:43 大字

对话著名作家黄济人 重庆,山水之城。

旧时重庆码头。

《红岩》杂志封面。图据红岩杂志官博。

看专题报道扫二维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张杰

川渝兄弟情周克芹的感谢与“还钱”遗愿

封面新闻: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您曾担任过两届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对于成渝两地文化圈或者说作家群落,您能分享一下那些记忆犹新的事情吗?

黄济人:确实,我跟很多四川作家,尤其是成都的作家,关系非常密切。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因为工作,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到成都。要提到难忘的回忆,我首先就想到了一个人——来自成都简阳的“农民作家”周克芹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他写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先在《沱江文艺》上发表。后来重庆方面的人士看到了,觉得应该在影响更大的《红岩》杂志上发表。经过周克芹和《红岩》责编的共同修改,这部作品在《红岩》杂志1979年2期上发表,从而在全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我想,当年《红岩》的那些老编辑给周克芹的很多帮助,周克芹生前也不会忘记吧。

198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部作品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

1990年,我在重庆接到一个电话,说周克芹病危。我放下电话,马上就与《红岩》的一位编辑坐飞机到成都,赶去见他最后一面。下了飞机,我们连酒店就没去,直奔医院。当时周克芹是清醒的,尽管鼻子还插着管子,但还能说话。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热的天,你赶来看我,我不敢当啊。”然后就说:“我在重庆改稿子的时候,曾经借了你司机十几块钱的菜票,请您一定帮我还一下。”他说这话时,看起来非常认真,也非常清醒。我连忙跟他说,我一定帮你还这个菜票钱。但随后没说几句,他再次陷入了昏迷状态。不想,次日凌晨,他就远行了……

像周克芹这样的成都作家,跟重庆的作家、编辑,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得了茅盾文学奖之后,不管是口头上还是书面,我都听到或看到过周克芹对《红岩》编辑部的由衷感谢。

封面新闻:重庆直辖后这些年,你来成都的次数多吗?

黄济人:工作上来往是少了。但是在私下,跟成都的关系并没有断。我个人还是经常去成都。跟成都的不少作家,都还是朋友加兄弟的关系,联络很多。

封面新闻:关于成都,最令你难忘的事情是?

黄济人:要说到最难忘的,我不能不提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天晚上我就赶到了北川。当时的情况是,重庆市消防总队第一时间接到命令后,跟我熟识的总队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没怎么犹豫就去了。作为重庆市作协主席,一名专业作家,我觉得我应该去到第一线。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让我终身难忘的人和事情。后来,我们重庆市作协还专门组织了机关文学刊物《红岩》的作家签名义卖活动。我们把杂志拉到解放碑现场义卖,当时很多作家参与,王蒙还特意从北京赶了过来。买的人很多,一共卖了一万本,每本10元。我记得重庆的一些“棒棒”,还你2块他3块,凑够10元钱,放到箱子里,取走一本《红岩》。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重庆的老百姓,对四川是深深怀有兄弟情的。

成渝文化观大家要互相包容,取长补短

封面新闻: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成渝两地的人才都是互相流通的,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黄济人:是的。重庆与四川的分开,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但川渝文学是分不开的。比如马识途先生虽然长期居住在成都,但他是重庆忠县人。我当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的时候,他是主席,我们共事比较多,关系很好。重庆直辖后,在市作协首届换届会上,“马识途先生专门来到重庆参会并表达祝贺。他说了一段话,我记忆深刻,‘行政区划可以把天空分开,把土地划割,把流水截断,但是文学不会因为行政区划而分开。’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四川和重庆两地作家不可分离的本质。我们靠那同一种文化生活,用同一种方言写作。这些话,我们很多重庆作家一直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马老到重庆来,一般会让他大女儿跟我提前联系,约着大家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我记得有一次,他到重庆来,写了一封要加入重庆市作协的申请书,交给我。我说,按照我的权限我可以马上批,但我觉得我还不够资格批。经过妥善商量,马老担任了重庆市作协的名誉主席,直到现在。

封面新闻:成都和重庆,是同一个文化根脉上生长的两朵花。作为重庆江津人,在四川插过队,读过大学,就你的感受而言,这两座城市是怎样的关系?

黄济人: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地方的说话风格、饮食习惯,都有很高的相似度。虽然重庆趋于奔放,成都人偏于婉约,但却是一根藤上长的两个瓜。我认为,两地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求同存异。重庆是以移民为根基建立的城市,成都作为山川包围的平原,都有很高的汇聚包容品格,大家要善于互相包容,取长补短。

文学再出发润物无声式体现在人与人之间

封面新闻:作为一名长期居住在重庆的学者,您能帮我们厘清重庆真正深厚的魅力所在吗?

黄济人:提到重庆,很多人都会说,出美女啊。这跟雾多带来女孩子皮肤好、爬坡上坎带来体形匀称有关。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个有深厚内涵的城市,往往还与它的历史有关。比如成都的三国文化,武侯祠,杜甫草堂,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城市魅力来源。对于重庆来说,抗战则是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当时重庆作为陪都,从全国各地来了很多文化精英,这也客观上成为重庆文化积累的一部分。

封面新闻:未来,两地在文化上,或者说在文学创作方面,应该有怎样的交流或合作?

黄济人:近几十年来,重庆的发展,可以说是在我的视野之中。尤其是它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都有幸近距离见证或直接参与。第一个节点就是,我作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所参与的关于三峡工程议案的表决。第二个节点就是,重庆成为直辖市。除了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作为作家的我,也密切关注三峡百万移民。我曾经去往移民所涉及的10个省份走访,写出《命运的迁徙》,获得了2007年“五个一工程”奖。至于跟成都或者四川文学的合作,我认为,文学的交流跟经济的合作不一样。文学交流不像经济领域的合作,不一定要有剪彩仪式,不一定体现在机构与机构之间,而主要是润物细无声式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这种交流,很可能是看不见的,但却是坚韧而真实的。

新闻推荐

成都·大凉山合作产业园来了!

记者从成都益民集团获悉,四川成凉汇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会12日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暨《公司章程》《出资协议》签约仪式...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