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田家店与田氏的渊源
□社区记者 谯继
乘车从达城出发到达川区石桥镇,在距石桥镇约3公里处前往原五四乡(今属石桥镇)的分道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地名——田家店,这里不仅有推销店,还有田家店村小学和村办公室。提到田家店,它确与田氏族人有密不可分的渊源。
达州田氏同祖同源
据达城年逾古稀、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田仕荣老人介绍,《田氏族谱》老谱记载,达州田氏同祖同源,同为入川始祖田铨公之后裔。
宋宁宗四年(1198),先祖田铨公由官府向皇帝举荐,被授以四川川西道简州府奉直大夫正六品官职,由贵州来到四川。为官至第十二年,战争爆发,元兵进攻,田铨公被解任官职,由于战乱不能回到原籍,就带着家眷隐居在简州府赤水铺(今简阳市石桥镇赤水铺水磨滩)。
在简阳定居100余年后,元武宗时期(1307),田铨公后裔田茂才(字兴州),被授予四川川东道通川县教谕,从简阳来到通川县(今达州市通川区)任职。卸任后回原籍简阳,不料路经渠县三汇场(今三汇镇)时突患疾病去世,坟墓就葬在三汇场花果山(原高石1组)。田茂才之妻室儿女便落籍渠县三汇场,在此定居繁衍。
明洪武六年(1373),田茂才第四代孙田焕(字文台),考中明朝开国进士,官授陕西延安府清简县知县,后告老返回三汇场。田焕倡议修三汇场500多米长的大兴街(今壦垭口至冯道拐),买田垦荒,将其仆人赐予田姓,“田家坪”之称由此至今。
田氏是官宦子弟,地位显赫,在三汇场建置街坊,有一半房产是田姓产业,故在三汇场有“田半街”之称。田氏宗族建祠三汇场,祠堂大门对联书:“教谕通州,懿德昭彰漫三江;置理清简,政绩卓著传万代”。
清嘉庆元年(1796),东乡(今宣汉)王三槐造反,途经绥定(今通川),直捣三汇,战及渠营,清军朱统领,屡战失利,粮秣耗尽,武举田泽同率族勇数百,资粮千石,与朱统领同战王三槐。战后,嘉庆帝赐给田泽同六品顶戴,官衔同知,敕赐府弟,立石桅杆一对和“忠勤抒义”金匾,以彰其功。
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发展,宕渠田氏枝繁叶茂,陆续向周边的乡镇以及达县、大竹、宣汉、广安、巴中等地迁徙繁衍。
五四乡田氏来自三汇
宕渠田氏五四分会田仁坤撰文介绍,清朝初年,其先祖田讯与兄弟分家,离开父母,带着家人从渠县三汇老家来到达县石梯、石桥、张家(今五四)辖区交界处经事先考察的地方入籍安家。
此地和四川其它地方一样,在坚持长期抗金战争后,又经历长达半个世纪在川抗蒙战争,外敌的烧、杀、抢、掠和人民的英勇抗战,使得“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道园学古录》卷二0),经济极度残破,四处荒无人烟。移民到处选地,落户占地而籍。
田氏先祖田讯初来此地时,看到郝家坝、刘家坝、杨家壕被早来的郝、刘、杨氏所占,只好在相邻之地划地为域指手为界了。田家湾后来又分为上湾、中湾、下湾、黄沙湾、音垭湾和与音垭湾相连的碓窝山。
先祖田讯带领全家辛勤耕耘,生活很快好起来。田讯公生一子叫田文才,文才生三子。长子田腾龙留住上湾,次子田腾蛟迁居中湾,三子田腾虎迁至碓窝山。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老屋住房打挤,兄弟遂分家到其它地方发展。有的迁到石桥、石梯等地;有的徙居银铁、洛车、渡市、税家场等地,而今田家湾田氏族人遍及全国各地。
田家店的变迁
石桥镇、五四乡一带地下有石油,上世纪七十年代曾钻了几口油井,石桥还建了炼油厂。而早在解放前,距离田家湾不远的麻油沟的石油浮出水面的消息就传遍中外。1936年民国政府与德国曾联合开采田家湾地下石油。他们带来众多钻井专家和工人。从石梯河边修条汽车路到田家湾,专门运输从水路运来的钻井采油设备。在碓窝山台地上大建宿舍、办公室、库房和运动场。他们打了几眼井口,一个储水池,一个储油池,周围建立了四个碉堡派兵守护。人们便把这里叫“汽油厂”了。
田家湾一些族人去“汽油厂”修路平地,打工挣钱。经过三年时间,建房屋七八栋,均为木地板、木天花板的“洋房”。哪知天有不测风云,钻井架竖立起来,正准备开钻之时,1938年日本侵略者连续派几次飞机来侦探和轰炸,钻井队不得不停了下来,并在不久就放弃在这里钻石油。将钻井设备原路运回,到甘肃玉门开采石油去了。碓窝山田氏族人田文宽随队到玉门油田当工人,解放后先后升任玉门油田领导干部和四川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后来“汽油厂”变成了小学,直至1951年,学校分迁到田家祠堂、郝家祠堂和榆活寨。“汽油厂”房屋分配给了几家迁移户居住。
田家湾与刘家坝、郝家坝、杨家壕交界处有一条人行要道,上通石桥、平昌、通江、巴中、南江及陕西汉中等地,下达石梯、管村、达县和涌兴、三汇、渠县。过去“四川背老二”经过这条大道背纸上汉中,背棉花下达县。石桥、石梯赶场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俗话说,凡要道上必有商铺供过客休息,补充食物、茶水甚至歇夜。住在此地的田氏族人看到了商机,便在音垭湾坡地大路旁建起了商店,取名“田家店”。屋旁栽了一棵黄葛树,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已长成两人围抱的大树了,可以想象田家店已开办了一两百年之久了。
然而时光到了1957年,随着达巴公路建成通车,曾经风光的田家店逐渐走向衰落。田家店的过客少了,往日的热闹没了。黄葛树作燃料贡献给了“大办钢铁”和当地公共食堂。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从达巴公路接头修通的支路通向五四、银铁乡,周围的人们乘车都在这三岔路口等候,一些车辆还停下来等几分钟,一方面想多装几个乘客,另一方面车上乘客下车方便一下,或买烟买点饮料等。于是岔路口商店又应运而生,人们仍习惯性地称呼这里为“田家店”,久而久之成了响当当的地名,这里的村庄因而也取名叫田家店村。而今田家店有学校,有村办公室,其热闹程度比起老田家店更甚,已开办商店3家,各占一角。村民无事时就到田家店消除寂寞,享受热闹,谈天说地,喝茶打牌。
(本文得到田仕荣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新闻推荐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