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西南商报 2019-09-24 10:28 大字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首次对公众展示三维立体模型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9月20日至22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有企业成果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11号馆举办。展馆重点展示了国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发展成就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及产品。

本次国企成果展的亮点之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三维立体模型在“小西博会”上完成了首秀。这是机场自规划建设以来,其三维立体模型首次对公众展示。模型一亮相就“圈粉无数”。

据了解,天府国际机场将力争主体工程年底完工,连接成都主城区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机场快线18号线正在加快建设,近期将建设地铁19号线连接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远期将规划建设13号线连接成都方向沿线龙泉驿、简阳地区与天府国际机场。

旅客吞吐量方面,预计到2025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190万吨;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

在未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将如何分工?航空公司如何分配?

日前,《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印发,创新提出了“两场一体”运营成都模式,并对成都的两座机场提出了航线和航空公司分配方案。

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后,国航、川航、成都航、东航等基地公司为两场运营,东航部分商务航线保留双流机场,西藏航保留双流机场,其他航空公司原则上在天府国际机场运营;国际航线全部平移至天府国际机场,全货机航线分阶段平移至天府国际机场,现有地区航线可保留在双流机场。在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之前,双流国际机场原则上不新增航班时刻。

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两场一体”,即两座机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

运营初期,天府国际机场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承担客运和货运的核心枢纽功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要服务国内点对点商务航线的区域航空枢纽,同时保留国际口岸功能,保障地区航线、国际公务航空业务和国际备降航班。

远期,在天府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达到枢纽发展要求后,研究恢复双流机场国际航线增长,逐步演变形成“一大一小”两场一体、差异发展的双国际枢纽机场体系。

此外,9月16日起,民航局在全国203个机场范围内推出的“民航临时乘机证明”系统,成都双流机场也正式启用了。成都机场目前在T1、T2航站楼内共安装了15台民航临时乘机证明查验设备,其中T1航站楼5台、T2航站楼10台。忘记携带身份证的旅客可先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民航临时乘机证明”,然后按照要求填写身份信息和户籍信息。填写完毕后,通过人脸识别生成电子防伪二维码,凭此二维码前往安装了查验设备的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办理值机手续、接受安检。

新闻推荐

村里的地里要种上草莓 孩子们心里要种上希望 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扶贫故事

刘海川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个开学季,简阳市望水乡石岩寺村小学的51名小朋友开心极了——以前的泥地操场,变成了带崭新塑胶跑道...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