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人民医院:80载谱写医路芳华 朝着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医院的目标迈进

成都日报 2019-09-24 02:05 大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简阳市人民医院作为四川唯一的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迎来了建院80周年。9月20日,医院开展了迎国庆和建院80周年总结活动,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向祖国母亲献上诚挚的祝福。

今年的简阳市人民医院可谓喜事连连,完善三甲功能项目启动、新门诊医技大楼投入使用,让医院的“硬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这两件大事的办成,意味着医院在完善三甲功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过去的2018年,医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年完成门急诊127.5万人次,出院7.25万人次,住院手术2.2万台次,目前拥有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4个,成都市市级重点专科7个。医院进入了全国县级医院二十强,12个科室进入了全国县级医院专科30强。与此同时,医院病人上转率始终控制在1%以内,可以说牢牢兜住了“大病不出县”的底,“如今,医院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将推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各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让群众能享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党委书记、院长刘益民说。

学科建设

缺什么补什么

围绕群众需求建立重点科室

2018年11月19日,一场普外科高难度的手术正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这台手术叫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业内医生都知道,它是众多胰腺外科和腔镜外科医生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为患者实施手术的是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张伟,他在手术台边一站就是6个半小时,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接受手术的患者年近70岁,由于胆管癌累及几乎全部肝外胆管,手术难度极大,再加上只能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更是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尽管如此,张伟还是从容应对,他在患者脐部和上腹部建立0.5—1.0厘米的5个小孔,然后在腹腔镜下进行精细分离、粘连松解,切除远端胃十二指肠、胆总管等等,手术历时仅6个半小时,最终顺利完成,而同类型手术在省级医院首次开展也大多要10个小时左右。

了解简阳市人民医院的人都知道,肝胆外科一直是医院的“金字招牌”,而张伟则是科室的领军人。作为医院的重点学科,肝胆外科的发展过程有些不寻常,其他医院是根据引进有什么样的人才打造什么重点科室,而简阳人民医院是根据病人的需要来建立重点学科。当时,有数据显示简阳市肝胆疾病发病率高、病人多,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医院特地引进了博士后张伟。张伟从事肝胆外科专业20余年,擅长肝胆胰脾疑难疾病的诊治、巨大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等等,他累计完成各类射频消融术4000余例,在国内都是完成例数较多的专家之一。他于2005年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肝切除的个人。通过他的加入,医院组建起了新的肝胆外科,并成功开展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等十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同时吸引了多位相关专业的年轻医生加入。

据了解,在健全一二级学科的前提下,医院优先发展心外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重点专科,创新发展产科、儿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特色专科,并实施了学科亚专业分科和专业组分组。目前,医院建成及在建省级重点专科4个,成都市重点专科7个。医院护理学、肝胆外科分别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批准为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学科立项建设项目。在未来五年里,计划还将建成1至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至3个省内一流学科。

人才培养

实施人才“双百计划”

医生获博士文凭医院报销学费还发奖金

人才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简阳市人民医院先后实施了“两高一缺”工程(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急需紧缺人才)、“双百工程”(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培养100名骨干人才)。张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样引进的人才还有心外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刘健、肿瘤科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峰等等。

2014年起,医院实施了人才“双百计划”,即三年内引进100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派出100名技术骨干外出进修深造和院内选聘一批学科带头人,柔性引进一批学术领军人。随后的三年,医院共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突破100人,派出300多名中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医学院校进修学习,派出20余名青年骨干医生赴英国、德国等国研修学习。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学科建设,促进了产科、超声科、中心实验室、血液科等学科发展。选派49名管理人员参加MBA培训,选派38名科室管理人员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习,同时医院还选派70余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更重要的是,医院十分重视自主培养人才,“比如,我们医院的医生考上博士,所有费用全部报销,读书期间工资照发,每个月还有1200元生活补助。拿到博士文凭后,再奖励10万元。”院长刘益民觉得,这个政策对中青年医生有很大激励。一批30多岁的医生拿到博士文凭,会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力量。医生不仅通过读博提升了能力,还把导师资源带回医院,是县级医院链接医疗圈大咖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针对医生的进修学习,简阳市人民医院划分了几个等级,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加分分值不一样。

钟庆是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年轻医生,2017年医院派他前往意大利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回国之后,极大地提升了疼痛专科诊疗水平。“双百计划”的成效十分显著,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0余项,医护人员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有近30篇被SCI收录。

能力提升

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规划打造国际现代化医院

今年7月22日,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的门急诊医技大楼正式投入试运行,更加宽敞的环境、更加齐全的设备、更具人性化的服务,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大楼面积为60000平方米,新配备了价值超过2亿元的256排CT、大孔径CT、3.0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国内外顶尖诊疗设备,按照规划设计,这里的日接诊量最多能达15000人次。

智能化是新大楼最大的亮点。患者走进大厅,首先能看到的就是智能导诊触摸屏,上面显示有一幅完整的人体结构,当你不知道该选择哪个科室时,就点一点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位置,显示屏就会引导前往该去的科室,系统还会告诉相应科室的楼层,患者可以直接到所在楼层去挂号就诊。除了智能导诊触摸屏之外,在导诊台附近医院还设置有导诊机器人。患者如果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可以直接和它对话询问,可为患者及时做出解答。

在新大楼里,排长队拿药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全新的快速盒装自动发药机让取药成为了一件很轻松的事情。“3分钟不到就取到药了!”在新大楼的药房外,李大爷体验了快速取药的过程。在接到他的处方后,药房人员经过简单操作,只花了不到3分钟时间,相关药品便被送到李大爷手中,“这下不用排队,方便多了!”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还在4楼内科、5楼外科、6楼部分专科等诊室楼层,分别设立了挂号、缴费、抽血等窗口,这样一来,患者也不用再来回跑路,看病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为了实现精准传送,新大楼还增设了轨道物流系统。这套系统看上去就是一根根简单的轨道,但实际功能却非常强大。目前,医院建设的轨道物流分布在门诊大楼不同楼层,拥有23个站点,50辆专业轨道物流车。物流车看上去就像一个小箱子,当工作人员启动按钮,它们就会自动把所需物品传送到相关位置。

考虑到简阳市有众多乡镇,很多病人都来自农村,看病跑一趟不容易,所以医院在服务流程上也不断追求精细化,实行中午不休息的连续工作制,开放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便民门诊等,方便群众就医。来自清风乡的周大妈对此感受颇深,她中午1点来医院,没想到还是顺利地看了病,一点没耽误,“什么叫为患者考虑?我觉得这就是典型!”

相对于眼前取得的成绩,党委书记、院长刘益民对医院未来更是信心满满。他说,按照规划,简阳市人民医院接下来的发展将分三步走:一是2018年至2021年,完成完善三级甲等医院功能项目建设;建设专科分院(创伤急救中心、心血管疾病中心、老年病专科分院、肿瘤专科分院及综合专科)。二是2021年至2025年,建设成为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医院。三是2025年—2035年,建设成为国际现代化医院。“目前,我们将按照县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守住县域,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同时为成都的东进战略做好服务,守好成都医疗卫生的东大门!”

1939年,简阳沱江河边,4张病床、13名职工,由一排平房组成的简阳县卫生院正式成立;

1956年,更名为简阳县人民医院;

1994年,随着简阳撤县改市而更名为简阳市人民医院;

2011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成为中国西部首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9年6月,总投资24亿元占地200亩的完善三甲功能项目启动。7月,6万平方米的门急诊医技大楼投入使用,医院开始朝着成为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医院的目标迈进。

新闻推荐

9月“四川好人榜”发布快来看看你认不认识

“这是一个本能的反应!”3月26日,宜宾市屏山县书楼镇村民徐松在听到河边传来的声响时,立即出门查看,并成功营救一辆核载2100...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