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百货大楼:内江人难忘的记忆

内江日报 2019-08-26 06:09 大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百货二店购买电视机的市民。 (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讲述人:

马季,1947年出生于重庆,后在内江长大、工作,内江二中退休教师,曾就职于内江百货公司,见证了百货大楼最辉煌的时期。

背景:

上世纪50年代,内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内江人民的目标,为此,全市实施了多个重大工程。其中,这时期建成的内江第一个商场——内江百货大楼,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不仅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更助推了内江的经济发展,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整理

■ 知青回城,进入百货公司

我进入内江百货大楼工作的过程有些曲折。

记得那是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本在读高二的我被调到简阳贾家区太平公社。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回城就得经过小队、大队、公社、区上层层推荐,然后再供单位挑选。几经波折,我终于得到去内江百货公司的名额。这在当时是非常吃香的单位,福利待遇也不错,工资一个月有30多元,我当时别提多兴奋了。那一批,包括我在内,内江百货公司一共招收了5个人。

进入百货公司那一年,是1972年。那时的百货公司算得上内江最大的商场,也是最早修建的商场,生意很红火。除了位于文英街的百货公司一店,还有位于沱江剧院对面的百货公司二店,还有行政办公楼,就在现步行商场位置,有两层楼。

我工作的地点在百货公司一店,地处繁华闹市区,其西、南与新华书店、内江剧场毗邻,东临文化路,与内江市人民电影院(现在的影都)一街之隔,北临交通路,并与内江市总工会隔街相对。这是百货公司最大的店,共5层楼,不像二店只有一个门面。

一店大楼建于1957年,砖木结构,一楼卖日用杂货;二楼售卖乐器,如小提琴、二胡,还有布匹、针织品、胶卷、钟表等;三楼是百货公司办公室;四楼、五楼是杂物间兼宿舍,我就住在四楼的宿舍里。

我们每天上午8点30分上班,晚上8点左右下班,采用轮班制。有时候工作忙,下班晚,没时间做饭,我就在公司伙食团(百货一店旁边)或者附近饺子馆吃点东西。这里不得不说到,那时候的百货一店生意太红火,周边开了很多餐馆、小吃店,成为许多人眼中逛街的最佳去处。在商场逛累了,还可以在百货公司伙食团就餐,厨师的手艺很不错。

■ 生意红火,商品十分紧俏

那时的百货商场,每天接待顾客高达万人以上,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左右,占全公司营业额的三分之一,每名员工都忙碌而充实。

我的工作是在二楼负责售卖乐器、胶卷、文具用品等。当年用于照相的胶卷非常紧俏。每年我们从外地购进的胶卷都是限量的,每次只有几十个,很多时候大单位早就预订好了,普通摄影爱好者想要购买很不容易。偶尔朋友想买,我都只能一大早趁商场刚刚开门就帮他排队,缴清费用,代购一个胶卷。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不能单独到外地拿货,我们的货物都从位于内江旅馆对面的百货站进购回来(后来百货公司与百货站合并),货物通常放在玻璃柜内,几个玻璃柜围成一个小空间,营业员站在这个空间内,招呼柜台前的顾客。

柜台前,常常被顾客围个水泄不通。那时候,纤维布刚刚从国外引进来,稀少、耐穿、好看,最是抢手,每个月的布匹都限量供应,所以每天很早就有人在门外排队。几角钱或者一元钱一尺的布匹,很早就卖光了。有一次大家在抢购纤维布时,将放置货物的玻璃柜挤烂了,清脆的声音随着玻璃掉落回荡在室内,许多人愣住了,但为了抢布匹还是不管不顾,拥挤上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商场内不敢再售卖纤维布。

除了布匹,商场内一百多元一辆的自行车、价格高昂的手表等,虽然价格不菲,但因为数量实在太少,依然十分紧俏。顾客想买手表,有时候还得找关系,给经理说好话。甚至于购买糖、酒等,也得找熟人提前购买。

■ 重修大楼,名扬川南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物资逐渐丰富,百货公司货物紧缺的情况慢慢有所缓解,商场的东西更加丰富了。到了星期天、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我们是最忙的,少不得加班。但大家都爱加班,因为节日里是双倍工资甚至更多。

百货公司重视人才培养,1978年,我参加高考,是公司支持我在内江师专(现内江师院)读书,毕业后因为单位没合适的岗位,便到了内江二中教书。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我对公司的感情非常深厚,感谢单位给了我提升自己的机会。我会经常到百货大楼购物,偶尔也找以前的同事聚会。

再后来,随着百货公司生意越来越好,5层楼已经完全不够用。到1987年,百货公司终于拆掉了一店的老楼,由西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了15层约55米高的框架结构大楼(临街面4层),占地882平方米。

这样,商场售卖的货品愈发丰富,也成为了在整个川南地区都颇有名气的大楼。

“走,我们去逛百货大楼!”这句话,是当时许多人茶余饭后十分频繁的一句招呼,那时候逛商场比现在还要热闹,甚至十里八乡的农民也会到城里走一走。似乎不到百货大楼走一圈,就不算见过世面。

有的人来往交通不便,尤其偏远山村的人,难得来城里,又想购买东西,少不得请人帮忙捎带。乡下有人购买了自行车,每次进城,大家都会请他帮忙代购一些货物,然后赠送些东西感谢对方。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这么多年过去了,百货公司早已经解体,各式各样的大商场内服装、零食、家电等让人眼花缭乱,不光是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了。但内江百货公司曾经的红火地位,却无法磨灭,甚至一些曾经是百货大楼忠实顾客的市民,现在提起它,仍会竖起大拇指。

我认为,作为内江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产物,百货大楼曾为拉动内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应该在历史上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简阳:项目攻坚“激活”县域经济

近年来,简阳市全力实施项目攻坚,推动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临空经济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打...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