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土桥 五马同槽 成渝古道(上)

成都日报 2019-05-06 02:13 大字

轧花厂厂房

禹王宫戏楼装饰图案

古镇老井

姚蕾 文/图

金堂土桥镇位于成都最东端,是成都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民间甚至将夸父逐日的故事与其关联。追逐阳光的梦想,在这个明末即置镇的地盘上,上演着聚散离合、盛衰更替的故事。这个昔日主要由“湖广填四川”发展而来的客家移民小镇,东邻乐至县良安镇,南傍简阳,西连成都全境的最低点——金堂云合镇,北接乐至县金顺镇,来自金堂、中江、简阳、乐至四县的五条溪流和五条古道汇聚在此,形成“五马同槽”风水宝地。移民潮让这里成为成渝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商贾驿站,而今从成南高速竹篙出口进入金堂大道,前行约18公里即到,三百年篝火、第一缕晨曦……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土桥镇,拉近了新夸父逐日的时间和距离。

古道驿站百鸟归巢

说到成都与重庆的陆路交通,土桥曾是金堂、中江、简阳、乐至等地的交通枢纽。这个商贸集散重镇位于简阳与乐至之间,是兴于唐朝的成渝古驿道“东小路”上的重要驿站。“东小路”始于重庆通远门,至佛图关(与东大路分道)、璧山、土桥、简阳(与东大路汇合)、龙泉驿,最后到达成都迎晖门,全长820里,步行约10天,比绕道而行、宽阔的东大路近260里,短3天行程。遥想当年,沿途车马长途跋涉,浩浩荡荡,何等壮观。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之后,成渝古道被铁路取代,渐渐被人遗忘,土桥古镇也渐渐因此淡出众人视野而变为僻野之地。史料记载,土桥镇境内枣子坪,明末时置瘌头镇,镇名古怪,毁灭于兵灾战火。清顺治康熙年间,客家移民来到土桥现址,见五座山峰首尾相连“五马同槽”,视为世界万物汇聚、“百鸟归巢”之吉祥风水,驻足定居,繁衍生息。古镇因人而聚,因此而生,因特殊地理优势盛极一时。

古镇人欧声光的祖辈当年从广东黄圃镇长途跋涉,步行两年迁徙来此。移民在此相互通婚,繁衍子孙,他们带来的故土难舍的种子,也在这片紫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传统的莲藕、小麦、苞谷、红苕、葱蒜,到而今的蓝莓、柑橘、桃子……至于古镇名字的来历,虽有不同说法,但都指向古镇正中的一棵大黄桷树。古镇曾经有两条河,沿河的几棵大树盘根错节,将两条河串联起来,供两河四岸的百姓来往,为了通行方便,人们在凹凸不平的树根上夯实泥土,来往踩踏,结实可用,于是“树桥”变成了黄泥巴的“土桥”,以此为名,流传至今。而今空留一棵大黄桷树镇守古镇,历史上的“土桥”何处寻,谁也不知道了。

五马同槽兴衰成败

寻觅古街道在土桥古镇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古镇人刘泉华的记忆中,古镇曾经有五座城门,皆因“五马同槽”,五座山峰交汇处而借势形成的五大寨子门,以此镇守古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优势。兵荒马乱的时代,寨子门最终还是被攻陷,遗址已无从拾起。古镇的核心建筑处在一个平缓地带,呈现出不方不圆的格局,虽然没有气派的护城河,但老街的布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圈。有人按照街道的走向,将老街形容是一个“套马索”,上正街、中正街、下正街和禹王上街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套,禹王下街是下部连接的长杆,南华街和永兴街是两条支路,一共九条老街构成了场镇的道路网。禹王下街因禹王宫而得名,南华街上有南华宫,善因寺则在永兴街……而充分体现老街的民舍建筑基本已消失殆尽。

商业街后面还有一条整治中的水磨河,几株古榕树绽发出勃勃生机。油坊街就在水磨河的背面,眼前的街道由石板铺就,凹凸不平,两侧房屋也大都采用条石作为基石和墙裙,极具有川西风格的青瓦屋檐、木墙、土墙间或其间。为何大部分建筑均采用石材?刘泉华称,这充分体现了川西建筑的流派风格,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的实用主义。油坊街正中,一口清澈见底,至今依然使用的古井,见证着古街的过往。至于未来呢?伸向井底颇有时代感的自动抽水管似乎在向左邻右舍展示场镇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

禹王上街173号棉花轧花厂,代表了古镇曾经的辉煌。作为商贸枢纽,骡队脚夫从成渝古道穿镇而过,棉花就是最为重要的运输物资之一。曾经几乎每家都有纺花车和编布机,小时候阿姆坐在高凳上,踩踏机头,一上一下,手不停地左右抛掷着梭子,“咔嗒咔嗒”的美妙声音,在院落间次第响起……这已经是当地人的集体回忆。上世纪70年代,土桥轧花厂的诞生是土桥棉花加工生产达到鼎盛的标志。公司主要经营棉花加工,也兼顾农副食品加工。而今轧花厂偌大的建筑群已被围墙围住,视野所及只见一排青瓦屋顶。进入其中,空旷的院坝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建筑摇摇欲坠,但整体结构却相对完整。三栋厂房依次排开,沿袭了就地取材的优势,大条石砌就的3米高墙体与洄砖支撑屋顶。草丛中散落的石柱、破损的水池假山,展示着过去的生活和生产场景。如何涅槃重生,一直在当地政府的脑海中徘徊未定。

美食三绝葱糕无葱

客家人的美食移居到一个新地方往往根据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改变而衍生出新的创意。美食的千变万化,始终都是慰藉心灵最有效的一剂良药,有故土的思念,又有第二故乡的新生,更是游子在外的牵挂。“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的客家菜入川以后,一部分变得刚烈火辣,另一部分还是不忘初心,酥软香浓,自留清香在唇间。

古镇美食有“三绝”,葱子糕、盘龙黄鳝、手工粉条,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积淀。葱子糕是“三绝”之首,青葱是没有的,但以其烹制过程中,糕体产生状若葱孔的小洞而得名。葱子糕以鸡蛋、面粉、猪板油,按比例手工制作而成,外观金黄,口感香脆不腻,味道甜美。当地人一到腊月,大都以众筹方式到葱子糕店特制必备的年货,除了自吃待客之外,还是走亲访友的上佳礼品,由于运输过程中易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销售渠道拓展,无法墙内开花墙外香。

盘龙黄鳝则是一道鲜香的大菜。选用长近20厘米、大小均匀的土黄鳝,先置于清水中喂养数日,吐故纳新,然后入锅生煎,最后放入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出锅,上桌盘成圆盘形蚊香状,嘴微张,似龙形,于是取名盘龙黄鳝。至于为何盘起,当地人解释说,客家人迁徙而来,一族人要齐心协力,团团圆圆。当然这种说辞并非严谨,但好吃就好。当地人在邀请客人品尝前,一般都要做示范:进嘴的时候,你得用筷子或干脆用手稳住鳝头,尖着嘴咬住鳝背,再顺势一撕,鳝头带骨全部脱落,留在嘴里的,便是嫩滑可口的鳝肉。色泽掌握到位,也算一盘秀色可餐的艺术品。而手工粉条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道小菜,采用当地红薯加工而成,因其无论干湿,都下锅久煮不烂,不粘腻、不糊汤、口感爽滑劲道,而备受人追捧。场镇逢双赶场,可去有40多年历史的春兰饭店品尝“三绝”,或者到古镇上的清真牛肉馆,感受清真酥锅盔。而位于禹王下街12号的百年老字号蒋氏酱园铺至今还在,有钟爱的人一直追随,足以聊人生,慰内心。

新闻推荐

简阳 检察机关举办开放日活动

本报讯(唐丽记者吴显云)24日,简阳市检察院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邀请学生、劳动者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