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书写时代的作品成为当代文学经典

四川日报 2018-11-16 06:28 大字

周克芹1988年在家中。周雪莲供图

“今天的大会,我们把它视为一次最大的鼓励和鞭策。此情此景将永远长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文学生涯中,将会鼓舞我们去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1982年12月6日,站在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大会的台上,凭借第一部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就获此殊荣的四川作家周克芹代表六位获奖作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生于四川简阳农村的周克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对“文革”十年农村生活的深沉反思,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36年后,周克芹早已不在人世,但他那句“背对文坛,面向生活”,一直激励着四川作家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肖姗姗

田间偶遇的妇女成了笔下“四姑娘”

周克芹描写乡土,书写变革,呈现中国农村数十载的发展与变化,塑造了一批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曾评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周克芹的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作,他之后的作品如《果园的主人》《秋之惑》等,都延续了这种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他的作品既直面人生,又开拓未来;既揭示了作家在改革开放潮流中敏锐感受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困惑,又带给读者力量和希望。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如何炼成的?11月6日,周克芹最疼爱的小女儿周雪莲为记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1982年6月29日深夜,周克芹亲手写下的《创作之初》。原来,生活在农民群众中许多年的周克芹,从来不拿着笔记本对谁进行采访,也不为搜集材料专门召开座谈会,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都是他写作的“材料”。周克芹坦言:“只需把我最熟的几个生产队的百十户人家,稍加概括,即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周克芹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感受,表达了多年来对农业、农民问题的全部思考。

在创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克芹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在田间小路上挖野菜,她们打着赤脚、衣衫破旧,看见山坡上有一丛鲜红的刺梨儿花时,那女人立即放下手中的篮子,爬上山坡头摘下一朵来,插在小女孩的头上,她们黑而瘦的脸上同时绽出一个开心的笑来……周克芹从严峻的现实中看到美好的希望,于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四姑娘因此诞生。像这样的灵感触发,在周克芹的创作中有太多,他曾经这样解释过走上创作之路的缘由,他说:“至于怎么想到搞创作的,那不是我想到要创作,而是生活本身的影响,以及自己感情(或情绪)需要发泄和表达。”

扎根农村 始终在沙里淘金

周雪莲坦言:“农村生活是爸爸永远钟情的。”周雪莲整理出周克芹留下的多篇珍贵随笔,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在探讨深入生活,文学与农村题材的密切关系。周雪莲还记得,父亲在1975年,从工作了20年的农村调到简阳县文化馆工作,但他仍然老是往乡下跑,一去就是好些天。“那个时候我三四岁,经常看不到他,有一次在家门口玩耍,突然看见爸爸回来了,我还故意跟他开了个玩笑,问‘你找哪个?’”

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周克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对四川文坛提出了同样的希望。“对于生活阅历并不深广的青年作家和身体尚健的中年作家,不应拒绝生活的恩赐,不应长期地脱离群众的生活。”周克芹认为,深入生活的全部意义不只是搜集写作的材料、丰富自己的“生活库存”,还包括对生活中一切人和事的观察分析、体验和研究,以及筛选和提炼,“一个成功的作家,是在熟悉和占有丰富生活的基础上,像杰克·伦敦笔下的淘金者那样不惜辛劳地进行沙里淘金。”

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周克芹仍然不愿意离开简阳。直到1984年,他才同意进入省作协,离开了生活40多年的家乡。

新闻推荐

12个区(市)县签署29个合作项目 2018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年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白洋李自强)11月8日至9日,“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2018年年会”在龙泉驿区成功举行,会上,包括龙泉驿区、简阳...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