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国学 简阳大学生藏书4000余册 2万字毕业论文考释《中庸》之“道”

成都商报 2018-07-03 04:31 大字

邓七龙在大学毕业离校前的读书照片

邓七龙是西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很喜欢阅读,尤其是古典书籍。从高中起,邓七龙就开始购买旧书阅读,上了大学之后,每个月更是拿出一半的生活费,在网上购买旧书。目前,邓七龙的藏书量已经超过4000册,其中多为旧书。

今年6月,邓七龙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庸>“道”字考释》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这篇两万多字的论文,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前几天,邓七龙毕业离校,而他回家的行李中,最多的就是书籍。

读书

受外公影响喜欢上阅读国学经典

在邓七龙的家中,有八个书柜都装满了书,总共已经超过了4000册。他坦言,一部分是外公留下来的,清朝木刻本有四川成都书局的前四史、黄宗羲的《日知录》等,非常珍贵,也有一些是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书,基本上都是保存很好且质量很高的儒家经典、史书等。

“我很喜欢读书,其中2000余册是我自己购买的。”谈起自己的藏书,邓七龙如数家珍。他说自己购书的首要目的是阅读,其次才是收藏,“主要是从网上或者旧书店淘来的,这些大都是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哲学、文学类古籍,同时还收藏有凉山、简阳等地的地方志。”

23岁的邓七龙是简阳人,喜欢上阅读最初是受外公的影响。据他介绍,从三四岁开始,外祖父就给他读《三字经》,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七八岁时,外祖父经常给他读古典小说、诗歌等,他就在外公身旁静静地听书……“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外公一起看《水浒传》。”

“我和外公的感情特别好,在他最后一段时光里,我们还一起阅读。”邓七龙还记得,曾经问外公诗歌鉴赏应该怎么写,“他(外祖父)说诗歌你只有反复地读,自己情感融入诗歌中,才能找到答案。”

爱书

远在西昌上学 每月拿一半生活费淘书

2014年,邓七龙从简阳到西昌学院读书。四年期间,基本每天至少保证一到两个小时用来阅读,“一年的读书量至少在150本以上。”

进入大学后,邓七龙还跟随书法老师刘亚梅副教授学习了4年书法的专业知识。课业之外,刘亚梅更多地把读书、治学、修行上的学问教授给了他。除此之外,邓七龙每个月还会从西昌赶往成都,到成都传薪国学院学习,“每次主要利用周末,有时周五会请假”,他说在那里,他全身心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气息以及儒家所说的“斯文在兹”,深受熏陶。

每次到成都学习,邓七龙就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到成都的旧书店淘书。“有两家旧书店我经常去,一家是毛边书局,一家的林文书局。”看到自己心仪的书,邓七龙就会花钱买下来,“便宜的十几块,贵的数百元。”他表示,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他会拿出了一半的钱,用来购买书籍。大学四年,每当放寒暑假的时候,每次都要寄送两三百斤购买的书籍回家,邮费也要花费不少。

藏书

“没有书的陪伴,我会觉得很痛苦”

今年5月,邓七龙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一开始想写文字学类的论文,后来看到《中庸》‘道\’字,就利用自己购买的所有书籍,查阅有关‘道\’字的资料,前后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邓七龙说,最终形成了2万多字的毕业论文。6月,他的毕业论文《<中庸>“道”字考释》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有同学称,邓七龙是个“学霸”。然而,邓七龙却不认为他是“学霸”,他说,自己只是一个书迷,喜欢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倾心于那些流淌在经典中的真知灼见。“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它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对于未来的打算,邓七龙表示,下一步将去读研究生,当然还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他表示,旧书籍依然会继续购买阅读,并进行珍藏。邓七龙坦言,究竟书能带来什么好处,他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我就是喜欢,我想如果没有书的陪伴,我会觉得很痛苦。”

同步播报

据《光明日报》6月30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本书和电子书)。

成都商报记者 江龙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成都中考分数线划定:重点线543,普高线506

相关新闻:成都中考成绩分段统计情况出炉,你家娃排第几?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江芸涵)2018年成都市中考评卷、统分工作基本完成,考...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