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权威曾枣庄“毕生心血献三苏”380万字“三苏研究丛刊”在四川出版
380万字“三苏研究丛刊”在四川出版 “一门三父子”都是四川历史文化名人。
曾枣庄的《三苏研究丛刊》。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从四川走出去的千古文人苏东坡,以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文坛佳话,吸引着后来者持久地阅读和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学术成果。在三苏故里所在的巴蜀大地,也有一些勤奋、认真、有才华的学者,对三苏进行着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斐然。著名文献学家、宋代文学史家、三苏研究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曾枣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研究苏东坡,进而延展到研究三苏,曾枣庄已默默努力了40多年,他的研究成果也受到学界乃至全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3月29日,“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出版座谈会暨版权捐赠仪式,将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届时,包括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周裕锴,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省文史馆馆员谢桃坊,四川省社科院诸葛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沈伯俊,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院长方永江等专家学者,将参加此次活动。
至今笔耕不辍
他用“毕生心血献三苏”
曾枣庄1937年出生于四川简阳,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宋代文学研究会顾问、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学术顾问。主编有《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宋辽金文学部分。他早年从事杜诗研究,著有《杜甫在四川》,后重点从事三苏研究,至今已有40多年。用“毕生心血献三苏”“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东坡成果数量最大、形式最为多样的学者”等概括曾枣庄的学术生涯,是十分恰当的。
曾枣庄虽已81岁高龄,但仍未停止研究工作,至今笔耕不辍。2016年,在第31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5年度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上,曾枣庄主编的《宋代序跋全编》荣获一等奖。2018年上半年,巴蜀书社还将推出他的500万字之巨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宋代史论分类全编》。明年,巴蜀书社将推出他主编的学界首部《三苏文化大辞典》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宋代文艺述评全编》。现在,他仍在主持编纂《宋代三苏文献研究资料》《三苏书信全编》等。
40余年集成
三苏研究的结晶和缩影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是一套(十种)丛书。其中既包括《苏轼评传》《苏洵评传》《苏辙评传》,适合学界和广大读者阅读,也收录了《苏辙年谱》《三苏选集》《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苏洵苏辙论集》《苏轼论集》《历代苏轼研究概论》《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等学术气息深厚的开拓性著作。这套丛书共380万字,2018年2月由巴蜀书社出版,是曾枣庄先生过去40多年从事三苏研究的论著集成,新时期三苏研究的结晶和缩影。
该套丛书也是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之一、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是巴蜀书社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中推出的第一个出版项目,对总结新时期的三苏研究,推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翻开丛书之一《苏轼评传》,从目录上就能看到曾先生的学术风格,既活泼又严谨。他引用经典词句,对苏东坡的一生进行细致评述,如“长者明敏尤可爱”——少年时代,又如“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苏轼对词的革新,等等。
“一门三父子”
他连三苏姻亲都研究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东坡写给亡妻的诗词,感动千古。但三苏的姻亲,对他们的文化成就,有怎样的联系?学者的研究是需要做大量的案头资料梳理工作。曾枣庄先生告诉记者,“丛刊”中《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这本书涉及的资料“非常零散,收集起来相当麻烦,相当艰难”。曾枣庄先生说,三苏的姻亲对于三苏的为文为人“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苏轼”。
曾枣庄说,一开始他受苏轼人格和文采吸引,开始研究,为了研究他的家学,“又去研究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有一次去台湾讲学,曾枣庄提出一个观点:三苏父子中,文章写得最好的其实是父亲苏洵。当时,在场的一位教授非常同意曾先生的观点。
曾先生的观点是,“这三父子之中,父亲苏洵成名太晚,而苏轼苏辙成名又太早。成名晚,所以苏洵的文章都是经过充分打磨过的,经得住反复推敲。苏轼苏辙成名过早,文章就多凭着才气,修改打磨就显得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发现苏轼的诗文会出现一些用典错误。他是才子型人物,写文章多属一气呵成,出现错误,也是不奇怪的。”
在曾先生看来,“苏轼在很多领域内成为创新型的大家。如果非要给苏轼一个定位,我觉得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通才,找不到第二个能跟他的整体成就相媲美的。”
无私的研究者
将捐赠丛刊永久性版权
作为一名低调的学者,曾枣庄对三苏研究,贡献了大量心血。他是海内外三苏研究的积极倡议者和推动者,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之初即投身其中,曾长期担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曾倡议召开全国首届苏洵学术研讨会、苏辙学术研讨会,并与十余位海外学者长期合作,共同探讨三苏文化。他还多次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讲学,为扩展东坡文化、三苏文化的国际影响推波助澜。
曾枣庄还是一位无私的三苏研究者。他于2013年1月将自己的全部藏书和手稿等无偿捐赠给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建立了“曾枣庄三苏文化研究室”,所赠图书和资料无偿供三苏研究者和爱好者使用。2014年7月,曾枣庄先生又将其四十余种编著作品捐赠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供人大学子使用。他还将自己的八千多册藏书无偿捐给眉山的三苏相关文化机构。
曾枣庄在27日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在29日举行的座谈会活动中,他还将向巴蜀书社捐赠这套丛刊的永久性版权,“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惠及更多的读者。”
新闻推荐
成都“城市绿心”全球最大 规划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 接近两个新加坡
建世界最大公园城市成都凭什么6成都的“世界之最”(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着眼延续千年立城的历史格局和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推动城市发展格局...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