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跨界融合中涵育核心素养 双林名校领办聚力荣耀 “游戏化评价” 让期末多“送分题”,项目式探索引入台湾系列课程

成都商报 2018-01-25 04:06 大字

针对学科课程过早分化、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课业负担过于沉重等现状,成都市双林小学早在2016年便以培养具备基础的健康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现代小公民为目标,实施覆盖儿童整体生活,推动学校课程低段全面融合、中高段充分融合的“馨”课程改革。

2017年,双林小学的“馨”课程改革又有新突破。独创的“游戏化评价”结束了“一张试卷定乾坤”时代,将游戏评价纳入期末成绩占30%。九九八十一道关卡任孩子们天马行空去闯。不少聪明的双馨娃娃笑称,“都是送分题”。

同时,项目探究式学习再创新高。引入台湾“ 长征水火箭”系列课程,涵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群萌娃探秘四川科技馆……“馨”课程改革的成绩让学校也因此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教育微创新年度学校”。

此外,凭借雄厚的教育实力,双林小学成功领办成都理工大学附小、简阳市明德小学。其中,理工附小采取“名校 +高校” 资源共享模式,再次开启小班化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先河。更牛的是,单凭“恐龙”“石头”“土壤”3种元素,双林小学又开发出了一门课程……

玩游戏也是考试

独创“游戏化评价” 这次期末有81道“送分题”

“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方式在双林教育集团是行不通的,因为一二年级学生的期末成绩,由30%的游戏化评价加70%的纸质化评价组成。为公平起见,“游戏裁判”由家长志愿者和校外评价员组成。这种方式被双林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送分题”。

这不,别的学校孩子还写字刷题备战期末考试,双林教育集团的孩子却开始了一场游戏嘉年华盛宴,足有9款81个游戏等着孩子们去闯,只要闯关成功,期末成绩的30%就提前拿到手。游戏内容以“九宫格”大闯关形式展开,包括“水果冰雪”时装秀、“小猫钓鱼”等。而这些游戏都注入了2017年度所学课程元素,从科学、人文、健康等方面考察了孩子们核心素养涵育状况。

“游戏化评价”是“馨”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它开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并且纸质评价无法考查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部分创造能力。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5C能力,即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双林小学副校长王维令介绍,经过一年的努力,“馨”课程改革可以说进入了常态化,融合做的更好了。“对一年级的丛书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并开发了二年级上下册丛书。知识点应用上的融合更紧密,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融合也更强。”

其实,为考证“馨”课程改革是否让孩子和家长满意,学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别从识字量、识字渠道、阅读量等10个方面展开,全年级307名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参与。调查数据表明,63%的学生阅读量达到15本书以上;60%的学生识字量达到1200字以上;古诗积累量70%左右的学生达到50首以上,提前一年完成课标规定数量,其中近40%的学生背诵量达到80首以上。这意味着,课程改革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整体发展,满意度高。同时,学生的思维整体较为活跃,个性培育效果较为显著等。

对此,双林小学校长程郑表示,教育已经进入“智能+融合=无限创新”的3.0时代,教育无边界、学习无边界、学校无边界,学习无处不在,教育改革也同样进入了“基于核心素养涵育”的深水区。双林小学的“馨”课程改革顺应了教育改革趋势和儿童天性,对传统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统整建构成了“我们的课程”,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由“学科的人”变为“整体的人”,引导孩子们进行整体的学习。

项目探究式学习

引入台湾系列课程 “造完”火箭探秘四川科技馆

双林小学里耸立的教学楼,宽敞的科技馆、天文馆,还有孩子们自己编程制作夺得过世界冠军的机器人,无不透露这学校对科技的重视。而长征火箭、神州九号飞船及天宫二号空间站都是中国最当前的太空科技。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完善,为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想象创造”中涵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双林小学特意引入台湾“力翰”科学教育中心的“长征水火箭”系列课程。目的是让双馨娃娃们在学会先进理论的同时,能动手开展相关实验,体会到“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的真谛。据了解,该课程共分为“火力四射”“火线任务”“花样年箭”等6个大的板块19个活动。

“能看、能摸、能体验,让孩子们认识火箭升空的动力来源,并自己动手制作火箭,以项目的方式展开探究式学习,当然还包括实地体验,带孩子们去科技馆切身感受所学的知识如何运用。”王维令表示,项目式学习已覆盖到全校,开发设计了《可爱的小蚂蚁》《石头、沙子和水》《鸡蛋的秘密》等12个整合课程,学科整合并加入校本元素和生活元素,一来是为了给“幼升小”“一升二”的孩子搭建一个适应的“缓坡”,同时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对于未来,程郑表示,教育的融合创新除了发生在课程上,还会发生在教育工具技术上,如“互联网+教育”,将会产生教育的新情境、新工具、新技术、新评价,把教育带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当然,这一切都要靠课堂的主阵地去落实,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项目式学习激发孩子探求问题的能力,毕竟质疑和提问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名校领办显风范

“恐龙”“石头”“土壤” 3种元素“玩”出一套课程

去年,有“成华区校长黄埔军校”、“新五朵金花”之称的成都市双林小学不仅领办了简阳市明德小学,还领办了成都理工大学附小。而理工附小校开启了成都市公办小学“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先河,也开启了理工附小发展的新纪元。在“智能+融合=无限创新”的教育3.0时代,小班化教育就应该是“面对每一个”的精细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理工附小在小班化教育改革中,凸显了两个抓手,其一是课堂这个主阵地,制定了基于“面向每一个”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评价标准倒逼课堂的改革。

其二,学校充分利用“高校+名校”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的优势,开发设计理工大学博物馆课程。通过“石头”“恐龙”“土壤”等物体的研究,设计出1-12册12个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学整合的课程,过整体的生活,做自由而完整的人,引导学生充分动脑动手、想象创造,彰显课程的儿童为本、能力为重、问题解决为导向、作品创造做驱动的特点,涵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复杂问题解决、独立思辨和创新创造等关键能力。

双林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程郑介绍,围绕“高校+名校”合作办学,目前依托成都理工大学的恐龙博物馆资源,开发和设计了“博物馆课程”,并将它分解成为12个梯度递增的子课程。“每期进行全学科卷入的专题探究,通过12个课程六年一轮回的实施,整体涵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让3.0版的小班化教育成为理工附小的‘私人订制\’。”此外,学校还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个性需求和特长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素质超市选修课程,每周五下午实行走班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选到了学到了心仪的课。“力争三至五年将理工附小创办为新优质学校”。

新闻推荐

全国首例 高速路违停致伤亡司机获刑十年

1月11日,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一支队对外发布了一起违法犯罪案例。一名货车司机因为深夜将车停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未采取任何警示措施,导致后车追尾、多人死伤,该司机最终被以危险方法...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