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现三个提升 推进三大转变——简阳法院司法软实力建设工作纪实

四川法制报 2017-11-09 01:32 大字

在案件审理中广泛听取社情民意

为困难群众上门立案

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万静记者吴显云文/图

今年以来,简阳市法院认真落实成都中院关于加强司法软实力建设的部署,以打造“务实、卓越、精进”的司法软实力品牌为引领,以实现“三大转变”为目标,着力在理念更新、能力提升,重点转项、方法转型,软件升级、硬件提档上下功夫,为推进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群众获得感

——从衙门型法院向大众型法院转变

10月25日,简阳法院平泉法庭巡回审理了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该案原被告系兄弟姐妹,双方约定由被告赡养年迈多病的母亲并继承遗产,但老人离世后,原告反悔并诉诸法院,要求平均分割母亲的遗产。法官将案情改编为小故事,设定相应的问题,制作成问卷调查,并向当事人所在地群众发放。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除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外,还向其公布民意调查结果,从情理法理的角度加以引导,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审结后,当地村社干部表示“法院这种办案方式太好了,既符合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又让群众受到了教育,对提高我们村干部解决村民纠纷也有指导意义。”这起案件的审理,不仅是简阳法院对审判工作方式的探索,也是推进大众型法院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简阳法院立足简阳地处丘陵地区,辖区面积大、人口多,群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一线阵地作用,积极推进人民法庭职能创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

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在未设人民法庭的43个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选取赡养、侵权、土地承包经营等易发、多发的典型案件,到田间地头、农村院坝、街道社区进行巡回审理,大力推行就地受理、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宣判、就地回访、就地接访“六个就地”办案模式,将案件审理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增强群众对裁判过程、裁判结果的理解,提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综合效果。

推进纠纷多元化解。高度重视乡规民约、社情民意与审判工作的融合,在全市874个村(居)各确定一名民意联系人,对重大案件、家事案件,通过庭前走访、庭间交流、庭后回访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裁判结果最大限度得到当事人及其亲属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在养马人民法庭试点设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工作站,辖区6个乡镇人民政府轮流派驻1名村(社区)“四职”干部值守,负责群众的接待、咨询、诉讼辅导工作,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不断加强与辖区党政、基层组织的协同配合,人民法庭庭长每季度向当地党政通报本地涉诉矛盾纠纷发展态势,通过旁听案件审理、开展司法确认、邀请参加调解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提高司法应对能力和纠纷化解合力,确保矛盾纠纷消于未然、止于萌芽。

提升社会满意度

——从管控型法院向服务型法院转变

9月8日,在该院立案大厅,一案件原告给法院送来了“便民利民,快立快调”的锦旗,再三对办案法官表示感谢说:“我本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简阳立案,没有想到法官这么体谅我的困难,为了避免我多跑路,加班加点地做了大量工作,你们真是司法为民的好法官!”这名来自吉林长春的原告到简阳法院立案,法官在询问清楚情况后考虑到当事人路途遥远,立即组织双方调解并在3日内达成了协议,切实减轻了原告的诉累。

该院始终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思考和谋划,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委157总体思路和“东进”战略要求,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主动回应不同社会主体的多元司法需求,能动服务大局、真心服务群众,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能动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东进”战略给简阳法院带来的新机遇,深度挖掘和调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深度分析涉企案件发展态势,针对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司法建议9条,出台《简阳市人民法院关于为简阳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现代产业新高度、重要战略新支点”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就重大工作向市委专题报告9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真心服务群众。坚持以群众的司法需求为出发点,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今年9月,简阳法院专门开展了“执行大会战”“执行风暴”“雷霆行动”等专项行动,利用节假日、夜间开展集中执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名“赖账”近三年的“老赖”就依法履行了执行裁判,该案的原告黄某夫妇欣喜异常,向简阳法院送来了一面锦旗,赞扬简阳法院法官“依法办案、为民解忧”;另一起案件中的申请执行人在收到案款后也感叹到“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钱,十分感谢法院的高效执行,维护了我们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据悉,该院还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机制和家事审判改革,着力打造婚姻家庭心理疏导、诉讼引导、判后释法、法治宣教、家事法官“五个课堂”,彰显司法人文内涵。深化诉讼服务四级网络建设,全力推进诉讼服务站提档升级,优化网上诉讼服务中心、阳光司法APP建设,建成8个“和合智解”e调解站点,各诉讼服务站接受群众咨询1052人次,化解民事争议201件。出台人民法庭服务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为困难群众减免缓交诉讼费17.08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45.18万元。

提升司法公信力

——从封闭型法院向开放型法院转变

9月20日,简阳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应邀观看了一起李某某诉简阳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屋登记及行政赔偿纠纷案件的互联网庭审直播。庭审结束后,代表委员与法院进一步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交换了意见,在交流中一位人大代表提到:“我已经多次参加法院组织的开放活动,这种活动很有意义,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法院、关心法治,强化全民法治意识才更有希望。”

简阳法院积极适应成都法院的新理念、新要求,坚持以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和谋划法院的整体发展,以推进公共关系建设为着力点,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衔接,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展示法院工作和成效,强化与社会各界的双向互动,实现从封闭型法院向开放型法院转变。

全面加强对接融入。坚持把“对接、适应、融入成都法院”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主线,按照思想同步、行动同步、发展同步总体要求,认真学习成都法院的工作理念、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在全院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融入成都法院大家庭,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针对成都中院部署的重点工作,逐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定期督促问效,实行台账管理,组织专人编制五年发展规划,确保司法品质更纯、司法规范更细、司法技术更精。

扎实开展对标管理。系统梳理简阳法院发展脉络和融入成都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成都地区选定龙泉驿法院、锦江法院、武侯法院三个法院,在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和副省级城市南京选定长宁区法院、浦东新区法院和鼓楼法院作为对标学习的目标,由院领导带队,分批分期前往学习先进法院在工作理念、管理机制、诉讼服务、司法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着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内部管理系统,确保司法智慧更优、司法动能更足、司法品位更高。

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坚持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定期组织“法庭开放日”活动,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定期发送督查联络手机报,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定期组织开展律师座谈会,积极推进律师参与涉诉信访化解,促进法律共同体建设;深化司法民主,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制度,选任人民陪审员110名,确保司法作风更实、司法公信更强、司法形象更好。

新闻推荐

殷殷为民情 ——记汉台区人大代表李扬辉

本报通讯员刘涛叶亚楠患者危重,他二话没说,深夜将解毒药品火速送到县上。做大企业,他不忘履行社会责任,累计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30余万元。精准脱贫,他卯足一股劲,带领贫困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带动200余人...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