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治山先要稳山 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四川日报 2013-12-09 14:42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罗向明)12月5日,记者从都江堰市获悉,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5个省级生态修复示范点之一的“都江堰龙池镇阳光岩”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正式启动修复建设。工程将借鉴日本援川植被恢复技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促进震损地块生态恢复。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大面积损毁,境内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此,都江堰市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组织了3批人员,现场考察了日方在汶川等地的垮塌体治理施工地,学习了解生态重建中的先进理念,并经省林业厅等组织考察,初步选定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阳光岩作为项目实施地,治理区域总面积18.1公顷,项目概算总投资579.45万元。

项目具体负责人员介绍,治山最大的难题在于稳定滑坡体。震后土层松动,山体垮塌严重,降雨会将泥土带入河沟。一方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抬高河床,诱发洪水。植树造林是治理这些隐患的主要解决措施。然而,由于山体崩塌处土层过松,即便成功栽下树苗,雨水冲刷后,继续垮塌的泥沙也会将其埋掉。所以要想植树,首先需要固土。

因此,此次阳光岩项目工程包含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挡土墙、截流沟、筑台、客土(从别处移土来填地)等,防止水土流失的再次发生;生物措施包括植草、藤、灌木、乔木等全面恢复山地植被。将先采用浆砌石和修筑1座60米长铁丝笼大坝相结合的固土方式,同时在滑坡体上修筑两条侵蚀沟用以导流。从现在起,将花2-3个月的时间进行固土,明年3-4月开始栽树种草。“估计3到5年就能完全见效,到时候示范点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00%。”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促进震损地块生态恢复,对地震灾区开展垮塌体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

新闻推荐

茶马古道上,古茶坊现“真身”

□本报记者朱雪黎2013年12月初,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都江堰市文物局、成都电子信息技术中心派出一支7人考察队,对茶马古道成都段进行为期10天的调查。这是茶马古道在同年5月新晋“国保”后,成都段...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