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朴实之中却见不凡” ——记者眼中的张振江

亳州新报 2012-12-10 16:56 大字

张振江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张延林 摄

“他们之间就像要好的老友,也许,他们确实是。”

从去年本报的首发报道,到现在央视媒体的连续报道,张振江受到越来越多媒体记者关注。每一位采访过张振江的记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感悟。

近年来,每到世界艾滋病日,本报都会做策划报道一篇关于艾滋病患者的故事,并为他们送去节日礼物。

去年11月27日,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基层来到利辛县。当天上午,在利辛县艾防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刘家集乡刘染村。

进入该村,首先看到的便是坐落在村口东侧的村卫生室。张振江在卫生室正忙着为病人看病,他们中有普通的病人,也有艾滋病患者,他们都亲切地叫张振江“老张”。

眼前的情景与记者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村民们与艾滋病人和谐相处,没有人脸上写着“恐惧”。老张看上去有点严肃,但偶尔蹦出的一两个词儿,总能逗大家一笑。从老张与这些特殊病人的对话中,记者发现,他们之间就像要好的老友,也许,他们确实是。

从利辛县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口中,记者得知,老张是刘染村24位艾滋病患者的专职医生,而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记者带着礼品,在这些艾滋病患者最熟悉的老张的带领下,走访了三位艾滋病患者家庭。在艾滋病人张灵岩家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一句话,“俺没啥文化,不知道咋形容张医生对俺的好,反正,我感觉他对待俺这些人,就像爹娘对待自己孩子一样。”

张灵岩说话时有些激动,记者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对张振江的那份感激之情。

“老张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感动了记者,也一定会感动更多人。”

专职照顾艾滋病人,这在常人看来充满危险的工作,他为什么要做?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坚持了十几年?他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和泪水?他和这些艾滋病患者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故事?这些问题都是记者迫切想要知道的。他见证了一个个家庭的悲剧,见证了艾滋病救助体系逐步有序地建立和艾滋村十几年的变迁过程。

老张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感动了记者,也一定会感动读者,感动更多人。做一篇关于艾滋病患者专职医生老张的报道,在记者看来,很有意义。

经过近两天的采访,2011年11月29日,本报刊出报道《一位村医与他的24位艾滋病患者》,引起强烈反响。张振江之后成为亳州市唯一入围当年12月份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的人物。而此篇报道也获得了当年的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随后,张振江的事迹受到了央视和省级媒体的关注。时隔一年,记者来到刘染村回访张振江。这一年,他的24个“孩子”变成了21个,说起他们的变化,张振江如数家珍。他得了脑梗塞,辞去了卫生室的工作,但依然如父母一样照顾着那些“孩子”们。

“他话不多,平淡、实在、执着,然而朴实之中却见不平凡。”

“过去医疗条件不好时我都不怕,现在怕什么?”张振江说,贵在坚持。“坚持”,这一句看似轻松的话语,却承载了他太重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一点,安徽日报记者武长鹏在采访中,也深有感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他的‘坚持\’,那种什么困难也压不倒的执着精神。”武长鹏说。

在乡亲们眼里,张振江是朋友、是亲人,他把照料艾滋病人当做事业,起早摸黑往患者家里跑,收入微薄,对求助却毫不吝啬,帮扶过的困难户难以计数,但是他却说,“只要艾滋病患者能逐渐恢复,活得更好,我们个人的得失与之相比,并不重要。”

武长鹏还采访了利辛县其他一些艾滋病患者的专职医生,武长鹏发现,在他们眼中,“张振江”三个字,不仅代表一个人,还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精神,是对所有“艾防”医生的心理支撑。

12月5日,亳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谷峰来到刘染村采访了张振江,他眼中的老张朴实无华。

谷峰来到张振江家采访时,张振江正准备将防寒物品送到那些艾滋病患者家中。这些物品是张振江用市领导给予他的慰问金买来的。

张振江告诉谷峰,他照顾艾滋病患者只是尽一个医生应尽的责任,这些患者就是他的病人,医生治病救人天经地义,这些病人有些特殊,但在医生眼中,所有的病人都是一样的,他有责任将他们照顾好。所以,他认为这些慰问金应该用到这些病人身上。

“他话不多,平淡、实在、执着,然而朴实之中却见不平凡。”谷峰说,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记者 曾莹莹

新闻推荐

15 亳州市“两基”教育工作受国务院表彰

2012年 9月7日,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亳州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国务院表彰。亳州市高度重视“两基”工作,坚持将...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