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利辛猴戏: 老技艺盼新传人 □李锦文 蒋海涛 文/图

亳州新报 2011-12-01 17:26 大字

杨维付抚摸心爱的猴子。杨维付经常扛着他驯的猴子外出演出。

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利辛猴戏,1950年前后较为兴盛,当时耍猴艺人数以千计。他们三三两两结伴成行,耍猴谋生,所到之处,鸣锣开场,吸引人们前来观看。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猴戏已经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根据,而是当成了一种文化艺术来传承,亳州市还把利辛猴戏这一民间艺术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

精彩猴戏赢掌声

“打开箱,拄着拐,装个老汉……”按照主人的指令,一只小猴麻利地从一个红色木箱里,翻出粘着羊角胡的面具戴在脸上,并学着老汉的样子蹒跚走路,活灵活现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小猴的主人名叫杨维付,是胡集镇高杨村村民,今年67岁的他,从1962年就开始表演猴戏。在杨维付家门前有一块空地,空地上竖着一个木杆子,那是他平时训练猴子的地方。

当天上午,和杨维付一起表演猴戏的,还有附近村庄的李顺成和沈淮爱,他们都是远近闻名的驯猴能手,驯出来的猴子自然也是多才多艺。

在杨维付的驯猴场,这些可爱的猴子们还表演了拉板车、打篮球、骑自行车、挂鬼脸等节目,精彩的表演赢得围观村民阵阵掌声。

“感觉这些小猴子特别好玩,很聪明。”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好长时间没看过恁好看的猴戏了。”村民王大爷介绍,以前在农村看猴戏表演的机会比较多,现在就不是那么容易看到了。

与猴相伴渡艰难

杨维付曾听老人们讲过,胡集的猴戏也是从外面“引进”的。当时一位胡集人在外谋生,跟人学习猴戏,并带回一只怀孕的母猴,从此猴戏在胡集繁衍开来。

1950年前后,胡集镇一带农民生活都比较贫困,于是,他们三三两两结伴成行,牵猴挑箱,耍猴谋生,全国各地留下利辛“猴戏”的足迹。“一年再怎么累,打的粮食也不够吃的,也不能等着饿死啊,我们这一带的许多人就出去耍猴。”杨维付说, 从那时开始,胡集从事猴戏表演的人猛增。

杨维付介绍说,有时是挨家挨户地上门耍,让猴子翻个跟头,或是作个揖,这些动作做完后,他们就会向人家要东西;有时随便找个较为开阔的地方,支一个场子,让猴子进行表演,然后拿着托盘向围观者讨要钱物。

正如猴戏演出前所唱:“锣鼓一打圆周周,哪方有粮往哪悠;南乡收了吃大米,北乡收了喝糊粥;南乡北乡都不收,沙河两岸度春秋……”

“我们那时候到各个地方都是走着去,哪像现在这样出远门都能坐火车、汽车。”李顺成说,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或者是其他原因无法开张,人和猴就有可能一起饿肚子。

不过,艺人们一般选择自己饿着肚子,也不会让猴子挨饿。对于他们来说,猴子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保障,更像是他们的孩子。

利辛猴戏入电影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猴戏曾一度被禁止。改革开放后,老艺人们又恢复了旧业,1990年前后,猴戏再次达到顶峰,仅胡集镇就有艺猴1500余只。

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精细农业技术研讨会上,利辛猴戏大放异彩,李顺成的艺猴应邀表演了识汉字、辨英文等精彩节目,被很多人称赞为“神猴”。

从那以后,利辛艺猴名声大振,属于胡集艺人的荣耀也越来越多。他们和艺猴参与表演拍摄了《玩猴人》、《越轨者》、《步入密林》等影片,不少媒体也专程赶到胡集,对胡集猴戏的发展进行采访。

“那几年就是觉得耍猴是一件特别光鲜的事儿,所以大家都很有干劲儿,看看谁驯的猴子更聪明。”李顺成说。

猴戏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杨维付就发现,同村从事猴戏表演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

“好多人都改行了,有的做生意,有的出门打工,就是在家种地的,也不愿再耍猴了,嫌不体面,还不挣钱。”杨维付说,现在他们周围表演猴戏的还是那些老面孔。

虽然猴戏已经被列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辛县也定期举办诸如“猴王争霸赛”这样的活动,以此来引起社会对猴戏的关注,但是面对猴戏后继乏人的现状,老一辈的艺人无法乐观。

“要是不赶紧抓一抓这个东西,这门艺术可能就失传了。”杨维付和李顺成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学习,他们就会认真指导,希望能培养一些接班人,把猴戏传承下去。

期待建立猴戏基地

■对话

记者:猴子在您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杨维付:我觉得猴子就是我家中的一口人,从情感上来说,我驯的猴子就像我的孩子,如果外出几天见不到它,心里就会很想它。人们都说猴子能通人性,它也是有感情的,几天见不到我,它也会变得无精打采。

记者:传承猴戏的困难主要是什么?

杨维付:年轻人不愿意学,或者说愿意学的人很少。这也不能怪他们,主要是学起来时间太长,没有外出打工挣钱快。以前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有先前的那种看法,觉得丢身份。

记者:您对传承猴戏有什么建议?

杨维付:我希望咱们的政府能重视这一块,建立一个很规范的猴戏基地,这样既能传承猴戏,也有利于保护猴子,还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另外,我希望能有人经常组织一些猴戏比赛,通过比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

新闻推荐

让留守不再心酸 □利辛县阚疃镇崔园小学 张逸东

留守,本是一个心酸的话题。父母如离巢的鸟儿离开了温暖的巢,家从此便不再像个家。那种原本温暖的感觉也一下子降到了冰点。离开了父母呵护的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