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方案明职责 城乡并进抓落实 关于北海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下)
2017年,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40.45万吨,日平均处理量1108.22吨;2018年,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量达55.211万吨,日平均处理量1512.60吨,比上年增长了36.49%。
2013年至2015年,北海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投资了90多万,但成效并不明显。
“衣衣不舍”做减量
“从2017年起,我们学习外地的做法引进外地的‘衣衣不舍’这个企业,在住宅小区、主要街道设置分类垃圾箱,主要回收纺织品、有害垃圾等类型的垃圾。”市环卫站环卫发展科林科长告诉记者。2年来,“衣衣不舍”分类箱取得一定的成效,将衣服、包、鞋子等纺织品与电子、药品等有毒害垃圾进行了分类,分类收集后再运送到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回收处理。
尽管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效果十分有限,因为大量的垃圾是厨余垃圾,而目前对厨余垃圾的分类有限,引进的“衣衣不舍”只能起到减量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海市并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只有简单的垃圾填埋式的单一处理方式,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北海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约束奖惩机制,加之政府每年的投入资金不足,无法进一步实施分类工作。
因此,种种原因导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滞后,无法进行更有效的回收利用。
分类方案已出台
“北海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林科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投放垃圾分类箱的目的,是希望唤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再结合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逐步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环卫处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走进海城区赤西村、银海区平阳镇以及学校、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工作。去年起,在98个市直机关投放生活垃圾分类箱,要求机关单位带头进行分类,并要求有专人监督。至今为止,北海市共投放生活垃圾桶5.6万多个。今年7月初,《北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已被市政府审核通过,即将开始实施。
按照要求,今年底必须确定相关方案、分类标准,在《北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中,北海市即将实现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四类分类标准。
农村试点已铺开
除了市有关部门,北海市引进的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地配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记者了解到,海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将高德镇赤西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该企业积极配合,在7月1日前投放了数个四类分类垃圾箱,并进村入户做宣传以及实施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在村里设置了有奖回收点,
村民将可回收的垃圾拿到这里进行兑奖,工作人员回收了后,根据情况给村民发一些生活用品,以此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该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部分率先开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城市,例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除了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各地的市民也脑洞大开,想出了许多“金点子”。如推出“家庭一平方米菜园”,把湿垃圾变成肥料用于种菜或是种花;将小塑料桶改装,变成用来装湿垃圾的“神器”;或是张贴“垃圾红黑榜”等等,这些方式都十分值得学习与推广。
垃圾分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件紧急而漫长的工作。
“这个工作不能单靠某个部门去完成,我们希望政府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以及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林科长告诉记者。
下一步,北海城市管理局将加强全市的宣传培训,推广技术应用,力争今年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明年,力争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浩燕)日前,“天养哥”重大涉黑案漏犯林鹏志涉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开设赌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案在海城区...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