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看乡亲们用上电的幸福表情
——追记舍身救人的巴中电力职工彭大权(下)
□本报记者 庞峰伟
裱家梁山的最高处,有一座看起来有些破败的泥瓦平房,那是彭大权的家。院坝一侧,建有一个库房,里面摆满彭大权生前所在施工队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彭大权曾说,我们一线工人就像螺丝钉,微小,但并非微不足道。铁塔屹立不倒,离不开一颗颗螺丝钉的连接。”库房里,工友何董手里抚摸着一颗紧固螺丝。
不善言辞,耐得住寂寞,说得少,做得多,像螺丝钉一样值得信赖、值得依靠。这就是彭大权。
一颗心:
做一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2008年春节期间,巴中遭遇冻雨灾害,部分地区电网覆冰受损。正月初八,彭大权所在施工队接到紧急任务:陈家山口海拔1600多米的88号电杆倒塌,附近两座基塔受损,尽快抢修保电。
这是一条关系到当地数千居民和多家企业生活生产用电的线路。当晚,施工队冒雪抵达离88号电杆数公里的半山腰驻扎,准备一早出发。“早饭吃热面,面条夹起来,说几句话的功夫,吃到嘴里的面条就是凉的。”与彭大权一起参与抢修的工友黄治富说,那是他记忆中最寒冷的一个工作日。
山口风大,风雪里,新竖起的电杆很快附上一层薄冰。要爬上18.5米高的电杆作业,轻便的脚钩已不实用,只能用一双笨重的升降板,固定一边后,再用臂力一点点把身体往上提拉,如此反复,极耗体力。“苦活累活,彭大权总是抢在前头。”平时10多分钟就能爬上的电杆,那天彭大权用了30多分钟。他身上穿戴的加厚工作服和手套,被雪水和汗水浸湿。那晚,彭大权和工友们吃完晚饭倒头就睡,他们太累了。
何董说,彭大权身高1.75米、体重170多斤,容易出汗,高温下作业最苦。身着工作服,还要负重20多斤工具爬上电杆作业,“每次下杆后,脱下来的手套都能挤出水。有时气温近40℃,汗水把衣服黏在皮肤上,特别难受。”可彭大权咬牙坚持了下来,从没脱下过工作服,更没半句抱怨。
让他坚持下来的,是群众对他工作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认同。“有次完工后休息,彭大权跟我说,一颗螺丝钉也有价值。他特别喜欢乡亲们用上电后,脸上那种过年似的笑容,心里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两个家:
一个在山野,一个在心头
巴中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山地面积占90%,由于“欠账”较多,几年前巴中不少乡镇的电力供应还时断时续,部分村组长期没电,多数都在海拔1000多米、交通不便的深山里,为施工增添不少困难。
像彭大权这样的一线电力工人,在巴中无电地区攻坚中,任务急迫而繁重。南江供电公司施工队负责人张茂春粗略估算:一年365天,彭大权和工友们有300多天在大山里,每天仅为施工就要在山间攀爬行走至少4公里,一年下来不少于1200多公里;他抬过多少设备和工具无法估算,只记得最忙时一年竖了700多根电杆。
何董和彭大权合作时间最长,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一起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在只听得见鸟鸣的山间休息,彭大权会跟何董谈起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心有愧疚。“他觉得自己有两个家,一个在深山里,一个在距南江县城不远的黄金村,可他陪村里家人的时间太少了。”
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在外的女儿……苍茫的深山里,这个沉默少语的男人不知会多少次想念。
妻子周华英身体一直不好,彭大权每次进山前,都会细心为她买好几个月的粮油米面和药品,临行前总会说一句“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2013年,无电地区建设赶工期,彭大权3个月没回家,周华英从不抱怨,想得太苦了就拿出丈夫的照片看看。
有一次,周华英病得厉害,给彭大权打电话。她问大权你在哪儿,彭大权说还在山里,活还多,有啥子事。善良的女人强忍着失落,轻轻说,没啥,就是想你了,给你打个电话。
施工队党支部副书记魏建英讲起这件事时,眼中满是泪水,妻子生病最需要疼爱的时候,丈夫却不在身边。
彭大权并非无情,家人又怎会责怪他呢?
新闻推荐
定位“石墨之都”,高点起步,十年布局本报讯(记者庞峰伟)10月26日,记者从巴中市石墨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该市正在制订《巴中市石墨产业发展纲要(2016—2025)》,全面布局以石墨烯产业为主导的石...
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