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让患者少花钱”的方向奔跑 ——医改“宝鸡模式”调查
本报记者 车喜韵 王国星 李龙飞
宝鸡市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市,近年来,在很多医改难点上试水破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医改的“宝鸡模式”。
目前我国医改已步入“深水区”,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头戏,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宝鸡市委、市政府本着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
市级医院“淡化”编制
“多年前,我的导师辞职去了南方一家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风湿血液科主任姚亚洲说,当时医生一个月就1500元左右的工资,医院一年里8名业务骨干流失。2003年,宝鸡市级医疗机构大批业务骨干辞职,纷纷到东南沿海寻求更好发展机会。
为了破解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待遇低”的问题,宝鸡市在市级医疗单位中,全面“淡化”编制,将分配自主权下放到医院。从2003年开始,市级医院再没有新增一个有编制医务人员。宝鸡市医改办副主任万正斌说:“招聘人员与在编人员享有同等待遇,若干年后,随着目前在编人员的退休,以后所有市级医院也就不存在‘聘任\’和‘在编\’一说了。”
“聘任”和“在编”完全没有区别?记者的疑问,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护士赵丽琼这里得到释疑:“完全一样,大家都是岗位工资加绩效工资。我大致一个月就在六七千元,将来退休也和在编人员一样,享受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保障机制。”
“淡化”编制的同时,政府财政投入从过去的人头经费转变为按项目投入。在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买上,政府都会立项支持,维持医院的公益属性。
改革以来,市里7家医院共引进博士、硕士毕业生215人,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69人。最难得的是,招聘人员外流的很少。
县级医院“强化”编制
与市级“淡化”编制不同的是,县级公立医院采取了“强化”编制的做法。
在岐山县蔡家坡,新建的县妇幼保健院综合住院楼正在进行内装修,这里的29亩土地原本属于陕西九州公司。花多少钱把这块土地买过来?“我们还真没花一分钱。”岐山县卫生和计生局局长王明怀说。
陕西九州公司即为过去的陕棉九厂,他们将职工医院推向社会实行自负盈亏后,由于效益不好,有时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有些医务人员选择了离开。县卫生局认真分析调研,认为蔡家坡作为宝鸡副中心城市,却没有一所公办医院,于是向县委、县政府提出由县妇幼保健院整合陕九职工医院的建议。政府支持且出“彩礼”——当时在册的陕九职工医院100多人全部被纳入事业单位用人编制内,陕西九州公司也无偿划转29亩地作为“嫁妆”。“强化”编制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已是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的杨佳辉说:“当初走了的人最后都后悔了,没想到会转成事业编制。”
岐山县副县长张冬肖告诉记者:“我们这种整合模式,可以说是全省独创。过去10多年我们县妇幼保健工作都处于全市后位,整合后第二年,我们县妇幼保健工作就走到了宝鸡市前列,第三年挺入全省前列,4年后就荣获全国先进。”
岐山医改注重资源整合,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发展。他们将县水管站1700平方米地方划拨给县医院;将原本计划盖市场的3500平方米地盘协调给县医院作为停车场;将4500平方米县宾馆划拨县中医院建住院楼;将2200平方米的县电影院划拨县中医院建康复中心。
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2015年9月20日起,宝鸡市级8所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长期‘以药补医\’的模式被彻底破除。截至今年5月底,8所医院药品让利患者9000万元。”万正斌介绍。
宝鸡是迄今全省唯一全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市,同时,该市大胆探索药品配送机制改革,形成配送竞争机制。在省级招标价基础上,对750个品种、923个品规的药品和400个品种、1095个品规的医用耗材进行了三轮价格谈判,药品、耗材平均降幅10%、20%左右,仅此一项,年让利患者3000余万元。
如今,宝鸡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而医务人员则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一岗一薪、异岗异薪、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考核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彻底切断科室经济收入指标与医务人员考核之间的直接挂钩关系;彻底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处方、检查、耗材等收入之间的直接挂钩关系。个人收入分配重实绩、重贡献,并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高风险岗位倾斜,医务人员服务热情空前高涨,困扰多年的“大处方”消失了。
新闻推荐
5日上午,小梅的母亲独自躺在床上,阳光穿过窗户照了进来,女儿上学的时候她只能这样躺着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赵钊摄5日上午,岐山县蒲村初中,小梅放学后打好饭回家给母亲送饭■每天早上5点起床,帮母亲洗...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