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短裙赠品”呼唤“按需助残”

陕西日报 2016-01-11 20:16 大字

王兰

中新网此前报道,针对“陕西岐山给残疾人发过冬福利,卧床老头领到超短裙”一事,岐山县蒲村镇政府1月4日回应称,本次针对残疾人家庭捐赠衣物发放非过冬福利,而是代为爱心企业家捐赠,系企业行为。当地已在全县开展残疾人、贫困户冬寒救济详细调查摸底工作,对此次衣物捐赠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工作不细心等问题正在调查处理。

无独有偶,2014年12月,郑州多名残疾人也向媒体致电表示:残联冬季送温暖,给每人发了两套少女裙裤。他们中的一些四五十岁的男士称,被送了少女裙裤,心里感觉特不舒服。类似这种“冬送夏装”、“男送女装”的奇闻每有发生,都会引发人们的热议。

本来,企业爱心捐赠、政府组织发放,都是值得称赞的好事一桩,可为什么却引来了热议?

主要缘于捐赠物与受赠者的所需错位。由于所捐物品不是受赠者所需要的,也与受赠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完全不对卯,受赠者甚至其亲属都无法使用。这种错位,不仅令人错愕,还会令受赠者及家人自尊受损,使人们产生捐赠者和发放者不知“冷暖”、不辨“雌雄”之感。事实上,这样的捐赠,使得捐赠失去了原本意义甚至走向了反面。

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捐赠方“一厢情愿”式的捐赠有关,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只走形式,没有走心有关。如果能将残疾人的事情当自家人的事情办,上级部门就会将捐赠物品细分,按需分配;下级部门执行的时候也好精准对接,就不会出现“短裙赠品”的尴尬。因而,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工作方法的“粗放助残”惹的祸,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所以,“助残”工作也要“走心”,也要与时俱进,从执政理念和工作方法两方面改进,由“粗放助残”阶段进入到“精准助残”阶段。

何为“按需助残”?那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结合残疾人的具体需求,注意“务实”,注重“按需”,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切实将助残资源用在“所需”的点上,让受赠者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关怀。

显然,“按需助残”比现时的“粗放助残”更加考验捐助者和政府的智慧和爱心,更加需要捐助者和政府走进群众,走近残疾人,从中了解残疾人的意愿和需要,使捐助和扶助与残疾人的需求“精准对接”,才能让爱心得以彰显。

所以,这次的工作失误提醒我们,扶贫济困工作也要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要改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变“粗放助残”为“按需助残”。

新闻推荐

陕西:小城市培育“花开”四地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去年初,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按照省委书...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