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农机手的致富“宝典”

陕西日报 2015-03-19 23:10 大字

    通讯员 王发明 本报记者 吴莎莎

漂亮的两层小楼,宽敞的院子,这是农机手蔡三明的家。院子里停放的有轮式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运输车、收割机、秸秆粉碎机、外加旋耕机、排灌机械等多种农业配套机具,足足有10多台(辆),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农机展销现场。

“这些年,我买了大中型农机具,夏秋两季忙上两三个月,闲时跑生意,一年能赚4万多元。”3月12日,岐山县蔡家坡镇东堡子村民蔡三明,说起自己借“机”生“财”的宝典时,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蔡三明年轻时做过饮食生意,后来开过小四轮。有一年夏天,他家收麦子时,因为找不到收割机而犯难,由此萌生了购买收割机的念头。

2003年,蔡三明不再外出奔波,先买了一台二手的收割机,农忙时收麦子,闲时搞点运输。见到效益后,蔡三明不是用在消费上,而是不断地更新农机。到现在为止,他家已有收割机1台、拖拉机2台、小四轮1台,还有旋耕耙、旋耕机、秸秆粉碎机等机械。农忙时,他和儿子驾驶着这些农机具,穿梭在麦浪中,累并快乐着。农闲时,父子俩跑蔡家坡至虢镇客运,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长年奔波忙碌,很辛苦吧?记者随口问道。“干啥活儿都辛苦,要看值不值。帮人收麦、给人犁地,不能暴富,但却能脱贫致富。”憨厚的蔡三明说,每年夏收时,附近乡镇都出高价请他到异地收麦,但每当得知本村还有麦子没有及时收割后,他都不假思索地谢绝了高价邀请。为此,他一天至少损失几千元呢!但他常说:“与乡亲们的感情要比几千元珍贵的多,这样做值!”

麦收时,只要村里谁打个招呼,蔡三明都会及时去给人家割麦子、犁地,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先把活儿干了再说。他说,“都是农民,都不容易。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机购置补贴让咱农机手省了不少买机器的钱,有关部门还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开通农机加油绿色通道,让咱既省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作为农机手,咱也要尽可能回报乡亲们……”

据了解,蔡三明在当地口碑很好,许多农民都愿意用他的收割机和拖拉机。蔡三明说,这是老百姓信任他,他不能让大家失望。

“这几年下来,我靠农机富了起来,家里也盖起了高楼。虽说长年奔波很辛苦,但真的值了。不光自己日子过好了,还能解决乡亲们的困难,挺好的。”村里人都说:“蔡三明机车开得好,人品也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岐山“科技之春”活动多

本报讯(通讯员龚晓辉记者侯燕妮)3月17日,由岐山县26个部门联合举办的第23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综合科普示范活动在县委门前广场上拉开序幕。当日,由县科协牵头,县农业、卫生、计生、司法等单位160名干...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