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峰: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最美人生
通讯员 魏军刚 记者 郭军
十里荒滩变绿洲,在水一方听凤鸣。漫步渭河岐山段,芦苇摇曳,碧波荡漾,水鸟翻飞,坚固大堤,亲水广场,廊桥亭台,如诗如画。
在治渭的艰辛日子里,岐山县河道管理站副站长任少峰,用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为治渭作出了默默奉献。
2011年5月,岐山县治渭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任少峰从县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办公室被抽调到县治渭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当时,堤防加固建设正酣,工程技术上管理难度大。白天,他用随身带的尺子检查铺料厚度,做好实验记录,对各标段严把取料关。晚上又趴在办公桌前,处理工程技术问题,翻阅图纸,梳理汇总资料,直到深夜。
那时,他每天“马不停蹄”地穿梭在施工现场,一个标段一个标段量,并记在小本子上,还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把生动的场景抓拍下来。同事们说他是“战地记者”、工地的“资料库”。
当年11月初,北岸龚刘段堤防工程施工。冬日里,渭河滩上寒风凛冽。为赶施工进度,任少峰坚持每天上工地,与监理和施工单位协商质量和进度。就在工程进行到紧张时刻,在县城上班的妻子,晚上打电话给他,手机无人接听,连续10多天不见人影,家里大小事情也不管。妻子很不理解,便把电话打到单位领导那里告了他一“状”。
“5加2”、“白加黑”,争分夺秒,比拼赶超,经过全体治渭人的努力,北岸龚刘段堤防工程,提前完成建设任务。那一刻,任少峰深感,以往付出的苦和累,顿时化作甜蜜的回忆。
施工中的艰难,身体的疲惫,条件的艰苦,对任少峰来讲都不算啥。让他内疚的是,每每离家时妻子和孩子那期盼的目光。他上小学3年级的儿子,在《给爸爸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爸爸,自从你去治渭工程后,我们一家见面的时间真是太少了,也很少再辅导我的作业了,可你总说工作忙,没时间陪我们。妈妈常对我说,爸爸就是个工作狂。看到周末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爸爸和妈妈陪着,我真的好羡慕啊……
2012年6月,岐山县在率先完成两岸堤防主体建设任务的同时,又开始建设十里芦苇景观长廊。任少峰仍然顾不上家,整天和同事们忙前忙后。由于正值酷暑,芦苇栽植成活率低,任少峰便一头扎进书里,钻研起芦苇栽植技术,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摸索出坡面压条,水边扦插,滩地埋根栽植技术,并获得了成功。河滩温度高达40度,一个夏天就把他晒成了“非洲人”。
生态溢流坝开工后,为了赶在汛期到来前完工,任少峰又没明没黑地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并在实践中解决了溢流坝面砼一次现浇的难题,有力地推进了工程的顺利开展,如期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任少峰,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治渭人最美的人生。
新闻推荐
到2014年年底,岐山全县新开通和改造农村公交线路13条,54个站点,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近年来,岐山县把开通重点城镇客运公交作为关注民生,情系百姓,解决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一项重大举...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